11月1日是西方的萬圣節。上海地鐵站內前兩天驚現4名打扮成“僵尸”的女性乘客,看上去很是駭人。而在北京的一些商場,萬圣節服裝、道具、面具等各種血腥、逼真的恐怖裝飾被擺在醒目位置。
一些年輕人表示,現在工作生活節奏太快,扮扮鬼樂呵樂呵泄泄壓而已。看見他人驚嚇的樣兒,感覺有點開心好玩。不過,從反映看,害怕、不贊成甚至批評的居多。
事兒不大,沒必要口誅筆伐。以扮鬼泄壓,也很值得理解。不過,從國人的感受來講,冷不丁面對這種恐怖裝飾,不僅太顯突兀,而且很是駭人,也是事實。往深了究,直接把西方的鬼節移植過來,而不問國人的心理感受,折射的是中西方文化差異,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由此亦可見一斑。
中國有句古諺叫“入鄉隨俗”。中國有些人到其他國家旅游,喜歡大聲說話、大肆購物,引起反感,說到底,還是沒有尊重對方的風俗習慣。同樣的道理,外來文化來到中國,其實也面臨這個問題,而不管傳承者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
事實上,外來文化也只有實現了“中國化”才有根,才能為中國人所接納。歷史上,佛教的傳入即是一個很深刻的案例。其他很多文化傳入,也同樣如是。“中國化”即是“本土化”,也即是尊重中國人的心理、風俗、觀念。如果國人內心里不認同接納,再好的外來文化也只會是風過耳。
就萬圣節而言,其核心文化元素——鬼,在中西方人的心理反應是完全不一樣的。西方人也許覺得這只是一種搞怪,頂多嚇你一跳,這種嚇更多的只是一種出其不意。但在中國人的心里,鬼,往往恐怖駭人,能給人帶來極度的驚嚇,甚至能“嚇破膽”。
中國文化里,鬼的故事很多,也有很多很美麗的鬼故事,但終究,鬼的青面獠牙等形象,更多的只是一種警示性文化符號的存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鬼更是敬而遠之的。是以,盡管中國有幾個鬼節,如清明、中元、寒衣節等,更多的是在對“鬼”的尊重中度過的,萬不會拿來搞怪逗樂。
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化”本身即意味著結合實際進行創新。所有生存得好、被國人接納的外來文化,莫不與這種創新有關。奔馳、可口可樂等品牌的經典翻譯,即是一個顯著的“中國化”案例。萬圣節如何“中國化”,當然需要動腦筋,祛除恐怖元素、增加可愛元素大抵不會錯。而如果不能“中國化”,想過萬圣節,也就不妨節制有度一點,比如不要突然出現在老人、孩子面前,不要在夜深人靜時喧囂出現,等等,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