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人均住房面積數值不斷攀升,另一方面卻是很多人買不起房,為房所困,望房興嘆
日前,北京大學發布了由北大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完成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2》。調查顯示,去年全國家庭現住房完全自有率為84.7%。在住房類型上,42.2%的家庭現住房為平房,比前一年度下降8.5個百分點。全國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積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為36平方米。(8月6日《北京日報》)
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的數據一出,網民嘩然,很多人跟帖留言表示“又一次被平均了”。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1.6平方米。今年5月浙江省公布的數據是,該省農民人均住房已達到60.8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6.9平方米。以此來看,調查如果包括大量的面積較大的平房在內,全國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的數據未必失真。而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這個數據背后的諸多問題。
資料顯示,1998年實行住房體制改革時,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為18.7平方米,至2006年已經達到26平方米,再到2009年底躍升至約30平方米,而今再次沖高,居民居住的平均水平快速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段恰恰是國內基尼系數不斷擴大的過程,由此導致,一方面人均住房面積數值不斷攀升,另一方面卻是很多人買不起房,為房所困,望房興嘆。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均住房面積數值越大,表明部分有房產者擁有的住房面積越多,社會貧富差距越大。
此外,現住房完全自有率84.7%和家庭平均住房面積116.4平方米,這兩組數據表明我們的保障房供給尚不充裕。無論是廉租房還是公租房,甚至包括經適房在內,嚴格意義上既不會讓家庭住房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也很難讓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6平方米。譬如在香港,資料顯示,公租房覆蓋了全港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香港城市居民平均住房面積為7.1平方米。小面積的保障房供給充分,那么人均住房面積數值就不會一直攀升。由此可見,保障房的建設和供給依然任重道遠。
更重要的是,如此發展速度可謂絕無僅有,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超越了日本甚至美國,其背后是“炫富式”的房地產開發。譬如日本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為15.8平方米;1980年美國新建住宅的平均戶型面積是162平方米,到90年代則下降到86-89平方米;香港80%以上的住宅面積小于70平方米。但在我們,大戶型、復式結構、豪宅別墅是房地產商所宣揚的熱點。2006年時,建設部也曾強力干預,規定“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70%以上”,但至今約束力仿佛已大打折扣。
顯然,有關部門也曾意識到我國住房面積過大的問題。我們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炫富式”的房地產開發導致土地資源利用率低、水污染嚴重、建筑能源耗材浪費大、過多占用銀行信貸資金等一系列問題,早有專家警示:中國可能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建筑浪費國。顯然,這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努力是不相符的。所以,拋開情緒化表達,面對人均住房36平方米的數值,無論夠與不夠都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