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本來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但今天的人們似乎除了買粽子、買艾葉、搞搞龍舟賽,就沒其他內容了。當集體的哀思演化為大眾的狂歡時,就變成了“偽形”文化,偽得連在節日中的人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這么“快樂”。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法定假日,其用意不言而喻,是對這些傳統節日的重視與保護,不僅是一種文化符號的凸顯,更應讓人體會到傳統文化回歸的意蘊。
今天,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再為屈原的跳江淚沾衣襟、悲慟哀號。然而,我們還是應該沉思一下,屈原的苦難究竟從何而來?屈原的困境在今天有沒有思想意義?
屈原可以不死,而且原本還可以紙醉金迷地活著。他雖然選擇了死,但在對生死的反思和抉擇中,他演繹了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沖擊著一代又一代國人的心靈,凝結成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他選擇死亡的人生態度,就是對丑惡現實的徹底否定和對理想人生的憧憬。這就是“別人醉了,我醒著”的性格,這種性格才會迸發出那驚世一跳的文化意義。
屈原之死,死于一種熱忱和一種抗爭。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將生命與信念的光輝和偉大展現給世人。他用死告訴人們,追求信念與自由是永恒的主題;他在“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的空氣中注入了一股熱浪。屈原之死給時空注釋新的含義,給生與死賦予新的內容。
如果我們淡化了,或者忽視了屈原投江之死的核心價值,端午節也就失去了它原來的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成為民眾“集體娛樂”和商家謀取利益的代名詞。而沒有真正文化內涵的紀念活動或節日,都是缺乏長久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