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么做?”上海一名小學生在回答時稱“我不會讓梨”,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這名小學生表示,4歲的孔融不會這樣做,才這樣寫答案,并堅信沒有答錯。(4月19日《東南商報》)
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流傳千年,但是面對“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么做?”這樣的題目,答案是否就該是唯一的呢?我看未必。上海這名小學生就給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答案,盡管他的答案最終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號。但是這個叉號并不能否定和平息孩子、網友的質疑。正如這個孩子所說的那樣,他認為只有4歲的孔融不會這么做。
語文課本想通過“孔融讓梨”來承擔起德育教育的功能,然后給出一個“道德正確”的答案,這可以理解。問題在于,既然是道德教育,溫良謙恭讓屬于道德教育的范疇,誠實守信也同樣屬于道德教育的范疇,這個小學生本著講誠信、說實話的原則,給出了“我不會讓梨”的答案,卻被老師判為答錯了,這不是逼著他說假話、不誠信嗎?為了向孩子灌輸一種道德品質,就去犧牲另外一種道德品質,這種教育方式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
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沒錯,但是更應該通過引導和培養,而不僅僅是通過一篇課文、一道試題。用現代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孔融讓梨”,答案也必然不是唯一的。網上流傳著“約翰爭梨”的故事:一個美國媽媽拿來幾個大小不一的蘋果,她的孩子都想要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于是媽媽說,門前有3塊草坪,誰能夠把草坪修剪得又快又好,誰就能得到這個蘋果。最后,一個叫約翰的孩子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勞動,贏得了這個最好的蘋果。
“孔融讓梨”和“約翰爭梨”,誰的教育方式更科學、更合理?如果讓現代人來選擇,我想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約翰爭梨”而不是“孔融讓梨”,因為“約翰爭梨”更公平公正、更符合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