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3·15”是消費者揚眉吐氣的日子:奸商被曝光,消費維權及時受理,有些或許當場即獲解決。今年廣州市中院則于13日組織9個基層法院,集中宣判了22宗制假售假犯罪案件,90人被判刑。雖說此為落實“三打兩建”活動的統一部署,但置于“3·15”前集中宣判,其特殊寓意不言自明。
消費者權益保護是個全球性話題,這從“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創設和引進即見一斑。但是,揆諸中國現實,卻又平添了幾分沉重和壓抑。固然,年年都過“3·15”,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成績卓著,若縱向比較,還可列出諸多數據和典型事例。但在宏觀層面,市場整體環境如何,公平公正及安全度多高,人們能否不設防地放心消費?近年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令社會焦慮不斷累積,更讓人無法回避市場秩序前所未有的嚴峻格局。
照理,物質匱乏的時代遠去了,現今市場充裕、商品豐富,“3·15”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建立,更為市場消費系上了“安全帶”,但為什么卻未能帶來相應的安全保障?換個角度,對形形色色的制假售假、坑蒙禍害消費者的行為,我們并不缺嚴刑峻法,單是2011年,全國審結的涉及“瘦肉精”、“地溝油”等有毒食品案件就達278件,判刑320人。但違法者為何仍無所畏懼、前仆后繼呢?
可以說,這些年來,一波又一波運動式的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的活動從未停止過,以至“貓捉老鼠”的場景不斷在執法與違法者之間上演,而有些地方的整治則變異為“以罰代法”,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此次廣州查處的一樁假酒銷售案,涉案者竟是掛著牌匾的“放心酒示范商店”。于是,在某些違法者的心里,“法”不再令人畏懼,而是可以躲、可以繞的游戲,甚或用錢可“擺平”的玩意。在這次廣州集中宣判現場,數位90后聽聞被判有期徒刑,當庭痛哭,他們是真心地懺悔認過,還是為自己“不小心”不好彩傷懷呢?其旁聽親人的感嘆,或許是個注解:本以為關兩天就沒事了,沒想到判這么重。
“3·15”創立已29載,引進中國也已經年。但是,面對廠家商家,消費者的弱勢地位,卻從未根本上改善。識假辨假難,維權更難,在投訴無門下,許多消費者只得“忍”。至于那些未發現,或未造成嚴重后果的坑蒙傷害,維權更無從談起。即令遭遇大的侵權糾紛,消費者也常處于孤立無援地位。于是,人們盼著“天天3·15”,有媒體也確實打出這般旗號,但如果無專業的執法跟進,一切又成為泡影。
因此,在“3·15”的今天,我們必須考慮在更高層面構建保護消費者的市場安全領域。要借助商業倫理重建和嚴格細致的日常執法監管,真正讓法律的光芒照進每日每時,不給投機違法者以可乘之機,并徹底鏟除其生存土壤。同時,要在制度建設上,真正提高消費者的市場地位,讓消費者成為市場秩序的監控者和維護者,而不是僅僅“3·15”這一天的主角,唯有如此,我們的市場才能是個人人可放心享受的自由天地。(閱盡 原題:監管不能只在“3·15”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