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個“外教”每天帶孩子“玩”20分鐘,普通幼兒園搖身一變成了“雙語”幼兒園,入園費立馬跟著翻番;如果再引進點幼教洋理念,入園費還能繼續提高。昨天,深諳幼兒園“商機”的曾先生給導報記者揭秘,很多幼兒園的外教都是“背包客”,除了只能偶爾來“客串”外,根本無法對孩子因材施教,有些“外教”的母語甚至并非英語。一打洋招牌身價立即翻番(《海峽導報》2012-3-12)
孩子的升學壓力本來就十分沉重,又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的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園就開始不惜血本進行投資的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具有“雙語”招牌的幼兒園無疑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即便費用比普通幼兒園超出許多,也會咬牙承受。
如果那些打著“雙語”招牌來招攬生源,來獲得高昂收費的幼兒園都是名符其實的雙語幼兒園,其師資力量是頂呱呱的,特別是其外教老師不僅是地地道道的老外,而且具有教師從業的資格與素質,又熱愛幼教事業,能夠天天跟孩子們在一起,教給孩子們地道外語的同時,帶給孩子們從中國老師那兒無法得到的特別教益。那么,這樣的幼兒園就不枉被稱為“雙語幼兒園”,其超過一般幼兒園許多的高昂收費也是可以接受的。
問題是,廈門大量的“雙語”幼兒園卻不是這么回事。他們的外教,很多根本就是一個概念。無論從時間、從業資格、素質,還是最基本的外語能力方面,都跟一個外教老師的基本要求相差太遠。別的不說,就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是不是就可以說標準的普通話?如果連普通話都不過關,能夠當漢語老師嗎?當然不是。那么不是所有老外都有能力來教授外語也是很自然的事。這就是說,那種隨便找個老外在幼兒園掛個名,就掛上“雙語幼兒園”的招牌來招攬生源,來大幅提高入園費的做法,不僅高昂收費沒有依據,還完全可能誤人子弟。
之所以發生打著“雙語”招牌進行明目張膽高收費的事,顯然跟“雙語幼兒園”的標準缺失有關,也跟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到位有關。要改變這樣的亂象,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雙語學校(包括幼兒園)標準,并對這些學校的收費進行規范。(陳家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