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求獻血的微博在網上流轉。一位名叫程云濤的父親為身患白血病的三歲兒子手術用血,急得四處求血。醫院也望血興嘆。而據媒體報道,這樣的“艱難求血”正因許多地方血庫緊張變得平常起來。
血為何“荒”?許多人把原因歸咎為“無償獻血、有償使用”這一采血機制。其實,這一機制并非中國特有,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呼吁醫療用血采用無償獻血原則,這既是一種高尚的奉獻之舉,也可以防止獻血者在體檢中隱瞞病史,保證血液衛生安全。
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也證明,依賴無償獻血完全可以滿足用血需求。在法國,每年有50多萬人接受輸血,平均每天需8000人次獻血才能滿足需求;在香港,平均每天需要800人捐血,才能滿足1年內近24萬個單位的血液需要。依靠無償獻血,他們已經做到了血庫血量的自給自足。
是我們缺乏無償獻血的熱情和認識?未必。程云濤兒子最終獲得的寶貴獻血,正來自他網上求救后志愿者伸出的援手。而在北京,90%以上的無償獻血來自街頭流動采血點。有統計說,全國臨床用血中,自愿無償獻血的比例高達99%。這些說明,“無償”并非、或者不完全是“血荒”的障礙。
“血荒”的形成,其實更多緣于“信任荒”——供血機制欠缺透明,由此導致了信任缺失,阻擋了人們的獻血熱情。據一項網上調查的結果,83.8%的人表示不愿意獻血是因為“制度不透明,擔心獻血被牟利”。
正因此,各地為提高獻血量而對“無償獻血”采取各種“暗補”政策——比如經濟“利誘”,許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對“無償”獻血者的補貼;比如“評優掛鉤”,高校評優要參考學生的獻血情況……然而,這些措施非但不能打消人們的疑慮和擔憂,某種程度上還招致更多質疑,“血荒”依然發生。如果任由其發展,可能還會引發更多后果:因血液供應緊張而促使病人被迫想方設法求救命血,地下血液買賣借機死灰復燃,血頭、血霸卷土重來,無償獻血機制受到損害。
“血荒”的解決之道,恐怕還在于盡快解好“信任之扣”,提高獻血、供血全程的透明度。既要用公開事實向獻血者證明,獻血的程序會被嚴格遵守,獻血的過程衛生安全;也要用更暢通的信息、更扎實的數據向用血者講明白,無償獻血,在醫院用血為何要交錢。
當前,我國的人口獻血率8.7%,遠低于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0.1%。這說明,我國無償獻血的潛力巨大。而要開發這種潛力,激發公眾熱情,唯有用公開透明的辦法消除獻血者的疑慮,無償獻血才能告別“血荒”。(尹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