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財神,適可而止才見喜
時間:2012-01-30 08:37 來源:錢江晚報
民俗正月初五迎財神,這天零點前后,許多地方鞭炮齊鳴,煙花四起,一直持續到早上。不少小區居民被吵得睡不著覺,有的還貼“大字報”抗議。環衛工凌晨出門掃大街,滿地碎屑多過除夕。“南京環保”在微博上發布通告,空氣污染指數一度達到重度污染。
燃放爆竹,一種習俗,一種心境。大過年的,爆竹聲聲,更體現一種年味。只是,傳統的爆竹文化,貴在適可而止。一夜響徹云霄,恐怕要把龍年伊始的“天龍”都給驚擾了。再則,噪聲瘴氣亦非吉物,財神爺聽聞想必也會避躲三分。如此求財,財運何來?
正月初四這天,筆者正隨旅行團隊到蘇州、周莊二日游,一天走下來本想早眠,不料“迎財神”的爆竹聲早早響起,零點前后達到高潮。早晨起來,見入住的虎丘山莊停車場滿地煙花爆竹殘屑。大堂正中,香燭果點供奉財神,茶幾和地上盡是果殼紙屑,吊燈罩里厚積蛾蟲干尸,看上去黑乎乎一圈。求財愿望,人皆有之,可有些人總不在形象上、細節上用心,卻好在形式上跟風。
而一些景點同樣也求財心切。某些導游、導購是很會揣測游客心理的,不但為了兩三人在“參觀”點買幾件絲綢品而置整車旅客等一個多小時而延誤歸程,還“諄諄善誘”一隊隊游客“燒高香”。有一家親朋多人,在導購的指點下,抬著一柱碗口粗、一人多高的盤龍“高香”,大伙躬身吃力地把它點著。圍觀者感嘆,“真有錢啊”。和“比拼”煙花爆竹一樣,這年頭,有些有錢人過年的奢侈,恰恰與傳統的民俗文化背道而馳,使得祈求平安富足的美好愿望,越來越變味。
燃放煙花爆竹的不節制、欠理性,趁著某個民俗節日狂放一氣,也許缺的正是文化涵養。殊不知,空氣如今越來越成為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如果我們再不重視,恐怕日后新鮮空氣也會成為上架的商品,需要消費者花錢去購買。還記得去年3月重慶20余名小學生鬧市“叫賣空氣”一幕嗎?當時不少市民爭相購買2元一瓶的“新鮮空氣”,雖然是個宣傳環保的活動,但也從一個側面警示人們,不盡如人意的大氣環境下,盡管可以在家里用上空氣凈化器,但一旦出門我們的肺就好比是一臺臺吸塵器。
當然,我們不能把燃放鞭炮致空氣重度污染歸昝于民俗民風,但是狂放亂放,放得烏煙瘴氣,放得一些居民血壓升高、睡不著覺,放得火災四起、眼傷手裂,那就不免成陋習與惡俗。畢竟過年祈福不只有放鞭炮一種方式,凡事都有度,適可而止,物極必反。“龍年吉祥”,人所共愿,除了不要這煙花爆竹的污染,更有一個愿景:PM2.5濃度值越來越小。
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