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11平凡的良心”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堂舉行。面對被車兩次碾軋、18位路人漠然無視的2歲女童小悅悅,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陳賢妹獲“良心人物”獎。除此之外,還有另外9人獲獎。(12月18日《新京報》)
陳賢妹、劉玉珍、石清華、王振明、王偉力……這一連串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是一個又一個或讓人感動、或引人深思、或帶來感嘆的事跡。雖然身份不同、所處社會階層不同、所做的事情也不同,但是他們身上卻有一個共同的標簽,那就是“良心人物”。
所有獲獎者都不是名人明星,都沒有光環籠罩,他們就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但是良知和道德卻讓“他們”從“我們”當中脫穎而出,成為這個時代的道德榜樣,成為這個社會的道德楷模。
仔細看看這一個個名字背后的事跡,不管是在“小悅悅事件”中挺身而出的陳賢妹,還是在天安門廣場義務撿垃圾數十年的劉玉珍,抑或是照顧108個孩子的“白菜爸爸”石清華,他們的所作所為,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可歌可泣的功績,卻秉持著最樸素、最本真的善意和良知,堅守著做人的底線。
恰恰是這種善意和良知,恰恰是這種做人的底線,“我們”中的大多數卻沒有做到。否則,在“小悅悅事件”中,為什么18個路人漠然走過?為什么很多人是天安門廣場的垃圾制造者,卻只有劉玉珍老人是垃圾清理者?所以說,“良心人物”成為這個時代需要仰望的道德群像,而真正需要從中做出反思和改進的,正是我們這些旁觀者。
我們需要做的,一是真誠向這些“良心人物”致敬,表達發自內心的敬意和贊揚;二是盤點和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見賢思齊,“激活”自己心底的道德和良知,并且用來指導我們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