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用工企業必須給員工買社保。地處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的廣東美的環境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擁有員工約1萬名,是全球最大的環境電器制造基地,但卻被群眾稱為“欠保大戶”。群眾反映,原本屬于農民工“救命錢”的社保,該企業的繳保比例不足四成。
在《社會保險法》實施之前,社會保障制度散見于一些行政法規、規章和政策中,權威性不足,法規之間缺乏銜接,由于制度上存在漏洞,給了部分企業拒繳、少繳、漏繳、拖欠社保費的機會。但更不能接受的是,今年7月1日實施《社會保險法》后,竟然還有企業偷漏社保,而且是大型企業。
顯而易見,美的公司偷逃社保不外乎三個原因,一是企業自身缺乏法律意識;二是地方政府亂作為、不作為——將職工的社保福利當做“優惠政策”送給了納稅大戶;三是企業工會未盡到應有職責。
以上三個原因都是報道揭露出來的問題,其實,美的偷漏社保揭露的秘密還不僅僅是這些。在筆者看來,美的偷漏社保現象還戳穿了多個深層次問題,值得我們關注。眾所周知,很多地方政府都曾宣布社保覆蓋率超過九成,但從美的公司繳保比例不足四成來看,數據可疑。
廣東有關部門今年在全國兩會上稱,明年廣東社保覆蓋率將達百分之百。現在,美的公司的例子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像美的這樣的知名企業繳保比例都不足四成,中小企業的繳保比例顯然更低。由此來看,各地宣布的社保覆蓋率,都需要擰一擰水分。
《社會保險法》不僅對用人單位的義務做了明確規定,而且對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職責進行了明確規定,另外,當地勞動部門也很清楚企業參保流程大致要過三關。但結果卻是,法律和程序在當地變成了一個擺設,違法者和執法者變成了“哥倆好”,這是很可怕的。
顯然,企業有了這樣的保護傘之后侵權的膽子就會更大,員工受到的傷害更多。因此筆者建議,美的除了偷漏員工社保之外,是否還在其他方面侵害員工權益,值得調查。
再比如,強制企業繳納社保的效果很讓人憂慮。人保部在今年11月份出臺的《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草案)》中規定,企業未按時繳納,可由企業銀行賬戶劃撥或拍賣企業資產強制征繳。這一規定實施后,能否落到實處,筆者很是憂慮。
筆者以為,美的偷漏社保現象警示我們,千萬不能沉迷于某些引以為豪的數據,要真正去調查社保覆蓋率;不能僅僅出臺相關制度了事,更要去了解剛性的制度在某些地方究竟是真武器還是變成了橡皮武器。(張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