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真的表演
“中學運動會‘日本兵’走秀”所引起的爭議還在持續,“沈陽一中”們固執己見,指責輿論批評“背離事實越來越遠”。從這個態度中讀到的是:幾代國人都不曾淡忘的對日本侵華史的“痛感”,在一些教育者那里中斷了!如果不加以補救,下一代很可能成為沒有歷史痛感的一代。
對“中學運動會‘日本兵’走秀”的說法,沈陽一中肯定不會接受。校方認為問題出在網上流傳的圖片拍攝角度有問題,只顯示出隊伍前排的“漢奸”和“日軍”,沒有顯示出后排押解“日軍”的“八路軍”和“工人階級”,因而觀者據此發出的批評背離了“展現中國人民面對外敵入侵時英勇無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這個初衷。
問題真的出在照片的拍攝?逐一審視表演中的各個元素,可以發現,“八路軍”戴的是紅軍帽,抗戰時期的“工人階級”竟然身穿整齊劃一的工裝。既然采用真人化裝表演再現歷史,那么,從服裝式樣到各個細節,都應該十分準確,表演要十分到位,態度要十分認真、嚴肅,才能再現抗戰的悲壯;如此失真,叫人怎么能感受你所說的“民族精神”?更令人無法嚴肅起來的是,在“日軍”、“漢奸”前面舉牌引導的,是一個“豬八戒”,使得整個表演不倫不類,除了惡搞歷史,還能給人什么觀感?難道因為“初衷”正確,表演就可以隨隨便便?你的表演很隨便,很不嚴肅,卻要求人家的觀感符合你的正確“初衷”,有這樣的道理嗎?
二、斷裂的痛感
即使是化裝表演的“初衷“,沈陽一中的解釋也是互相矛盾的。該校網站上發文說是要表現“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而德育處副主任佟玲玲則說:“由于現在的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無途徑發泄”,因此,在運動會召開前,“要求班級在運動會上發揮想象力、放松心情、表現自我”——“放松心情”的辦法有很多,而日本侵華史,是中華民族的痛史,是一個巨大創傷,不應該輕易觸碰,怎么能拿來當作“發泄壓力”、“放松心情”的“耗材”?
在日本,還有人試圖為侵華戰爭翻案,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最近閱兵時,用中國古代兵家格言,厲聲警告日本自衛隊官兵:“忘戰必危”!但是,在我們這里,本民族的歷史不是被敬畏,恥辱不是被記取;死于侵略者刺刀下的前輩同胞不是被尊重,而是頻頻被消費、被娛樂!
一些人將批評矛頭指向學生,我覺得學生應該得到原諒,教育者應該對此負責。但是,這些教育者還在學校受教育時,很可能也沒有受到基本合格的歷史教育。歷史學、歷史教育,不是以歷史真實為最高準則,而是根據一時的需要,把歷史事實當橡皮泥一樣捏來捏去,不斷變換各種“提法”,也就是說,在失真的史實上所建立的“史觀”、“史論”,也是經不起時間檢驗的,而且還在國民中訓練出沒有歷史敬畏,隨便對付本國本民族歷史的普遍習性,即魯迅所說的“沒有特操”。要說惡搞,這是資格最老的“惡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