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廣大外來人員共同分享城市的建設發展成果,既是城市包容度的體現,也是城市管理者應有的理念
19日,北京公布了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管理的最新規定。打破戶籍限制、分檔補貼租金、年內將實現配租1萬戶以上……很多人說,新規里“彌漫出濃濃的人情味兒”。當然,最引關注的,是外地人納入到公租房供應對象的規定。
在北京政策性住房中,廉租房、經適房、限價房的申請此前一直都限定在該市的戶籍人群。而此次新規,對來京連續穩定工作一定年限的外地人開了一扇窗。這意味著,不僅許多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城市低收入人群能解決起碼的“住有所居”困難,那些懷揣夢想、同樣為大城市做出貢獻,卻可能連“蝸居”都難以住進的外來務工人員,也有可能享受到這座城市的政策溫暖。
在我國,戶籍背后所包含的福利在地域與城鄉間懸殊極大,社會保障還難以實現全覆蓋,“在路上”、“在異鄉”的人們往往是社會保障制度中“被遺忘的人”。外來人員尤其是收入較低的外來務工者,要想“同城待遇”或“市民待遇”,并不現實。特別是外地人大量涌入的北京、上海這些特大型城市,更輕易不敢開這個口子。所以,我們常看到,因為戶口,外地人在買車購房上常常受限,務工人員的子女在城市里的課桌是那么搖晃;還會看到,那些時隱時現的道德冷漠與人格歧視……事實上,就在北京公租房新規公布后,網上也有一種擔心:外地人也可申請,會不會引發進京潮,“搶占北京資源”?
有人說,今天的中國處于一個“流動時代”,而今天的老百姓對于“社會公平”的呼喚更加強烈,這無疑給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北京曾因關閉一批打工子弟學校而引起強烈關注,就證明了這一點。讓廣大外來人員共同分享城市的建設成果,既是城市包容度的體現,也是城市管理者應有的理念。
回到北京公租房新規。盡管對外地人的“政策覆蓋”存在不少擔心,比如,申請條件不限收入是否合適,政策落實能否到位,究竟能有多少符合條件的外地人住進公租房,新規還是贏得了一片叫好。“首善之都”的住房保障方式實現了“全覆蓋”,人們從中感受到的,是一座城市釋放的暖意,是社會公平的信號。
這種信號,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制度設計中。從外來務工人員勞動權益的保護,到各項社會保障的日漸規范;從隨遷子女入學難問題的妥善解決,到“醫保卡”全國漫游的逐步施行,盡管有的還在起步探索,但展現出公共財政在公平呵護與民生保障上的作用,凸顯了管理者們正視矛盾的勇氣與解決問題的決心。
中國的城鎮化堪稱世界上最為復雜、最為艱巨的過程。面對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城市管理者以何種心態、用何種方式看待他們,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既關系當下的社會和諧,更關乎城市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