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100克的白菜苗售價18元,一斤大米賣50多元,一袋500克的紅棗98元……因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民眾對有機食品關注度逐漸增加。然而據業內人士透露,部分供貨商給產品簡單換個包裝就變成有機產品,大多數有機食品根本達不到有機的標準。更有甚者,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稱繳納1.85萬元的費用,1個月便可完成審批。(《廣州日報》10月16日)
農產品分為普通、無公害、綠色、有機4個等級,有機食品認證是食品質量認證的最高級別,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人工合成物質,除此之外對土壤、空氣、水等環境質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歐盟最早提出有機農業理念的初衷是基于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考慮,而不是出于對食品安全的焦慮。
作為一種倡導,有機農業原本就更多地體現為一種理念,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進入國內后卻迅速蔓延為一種無序的概念炒作。有機農產品對整個種植過程有著嚴格的規定,對于周邊環境的要求也極為苛刻,譬如農田附近不能有任何機動車輛通行,原因是為避免尾氣污染。如果說這些不易為消費者所察覺的話,有一點卻很容易做到——有機農業的核心是遵循自然規律,看看那些擺在超市柜臺里面的反季節果蔬,你就不難知道這些所謂的有機食品是何等荒謬。
無論是從外表還是口感來說,有機食品與普通農作物幾乎沒有任何差別,消費者所能看到的只是數倍于普通農作物高昂售價,他們之所以不惜重金購買這些外觀沒有任何差別的果蔬,更多的只是為了花錢買心安。然而,花了錢卻未必能夠買到心安。
有機食品最直觀的身份標簽就是貼有“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這也是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的唯一憑證。由此不僅賦予了這枚綠色圓形標簽極大的含金量,而且催生了隨之而來的無限商機。山寨認證標簽不時見諸媒體,相對于其巨大的含金量而言,微乎其微的印刷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說這種造假手段技術含量太低的話,另一種造假更加容易引發憂慮——認證標簽是真,有機產品卻是假的,這實際上正大面積存在。究其原因,有機農業作為一種新興理念,并未形成相關國家規范,即使是作為“裁判”出現的各認證機構,也只是基于市場競爭的商業運作,而缺乏統一的全國性權威機構實施認證。無序的管理、高額的利潤,使得各自為政的認證機構有了巨大的自由操作空間,再加上穿梭其中的代理、咨詢認證機構,蘊含無限商機的有機食品本身,無疑養活著一支魚龍混雜的龐大隊伍。
農業部門的日常監管只覆蓋綠色和無公害食品的監督,有機食品則不屬于其職責范疇之內,而其抽檢只能測定是否“有害”,而無法檢測是否“有機”。基于此,含金量頗高的有機食品本身,存在著巨大的監管真空地帶,搞定商業化運作的認證機構,已然意味著搞定了一切,隨之而來的諸多亂象怎能不令人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