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國慶長假,人們出行的感覺恐怕還是一個字:“堵”。一張張人山人海的照片,是黃金周遭遇“黃金粥”的佐證。
有人郁悶。因持續降雨加劇交通擁堵,在9月30日,武漢城區遭遇大堵車,不少準備假期出行的旅客被堵在路上,誤了火車。據武漢鐵路局統計,9月30日當天武漢、武昌、漢口三大火車站誤點的旅客達萬人之多。
有人無奈。鐵道部假日辦數據顯示,今年9月28日至10月7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量突破6700萬人次,創“十一”黃金周運輸歷史新高;其中10月1日發送旅客892.8萬人次,創鐵路歷年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
每逢長假,“堵”字當頭,這并不是新鮮話題。蓬勃發展的國內經濟、國人旺盛的旅游需求、相對珍貴的長假資源,再加上帶薪休假難以落實等制約,“長假遇堵”其實是可預見的管理難題。但是,旅客可以“望堵興嘆”,管理部門卻不能。
在應對“堵”這一長假頭等難題之時,各地各部門開出不同“藥方”,“治療效果”也各異,其中體現的應急思路以及采取的處置細節,值得琢磨與回味。
有見堵而調整政策的。在北京,故宮參觀人數突破最大接待量,高峰時,游客一度達到13萬人次,由于人太多,為避免硬性停止售票導致的現場混亂,故宮最終放開限流措施,又采取南進北出的單行規則,結果購票隊伍長達百余米。
有見堵而提前謀劃的。同樣在北京,往年國慶期間是“老堵點”的京港澳高速杜家坎收費站,在提前規劃、擴容改造后,今年進出京雙向都十分暢通,工作人員壓力大大減輕。
“藥方高下”由“治療效果”檢驗,從這個角度出發,針對一些地方準備不充分、應急能力不足的缺點,被堵的游客、旅客有理由追問——游客“爆棚”,為何沒有提前預警?擁堵困擾,僅僅是資源問題嗎?管理落后,是否才是加劇長假擁堵的“病根”?
事實上,應急一詞,不能簡單理解為應對問題、緊急處置,也不僅僅意味著制定一份束之高閣的應急預案書。應急管理考驗的是綜合協調,涵蓋的是預防與預警、臨場處置、保障以及事后等多個環節,其中重要內容就是預防和預警。
黃金周衍生的諸多問題,是日常社會管理“短板”的集中反映。缺乏系統周密的休假制度保障,沒有足夠細致的管理預案,對可能出現的管理問題在分析預警、信息發布、服務援助方面不落實,等長假客流高峰來臨時,再推“臨時抱佛腳”的管理措施,恐怕效果不會好到哪里去。
在飛行安全領域有一個“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這一法則同樣值得社會管理領域借鑒,因為每一個管理難題出現之前,必然有若干次預警,而以怎樣的工作態度面對這些預警,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