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新京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會議指出,對鮮活農產品市場要減免租金、攤位費、管理費等費用。落實和完善“綠色通道”,依法查處違規收費行為。進一步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提高大中城市鮮活農產品自給率。
據報道,“周末菜市場菜價便宜15%”。國務院鼓勵建周末直銷菜場及早晚市等臨時攤點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在物流成本不斷抬高,菜價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如何快大限度的釋放、挖掘“平價菜市場”、“低價菜市場”的功效,緩解市民在“高菜價”面前的壓抑、無奈和焦慮,化解物價上升、收入縮水帶來的經濟壓力,已成為刻不容緩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畢竟,各項發展,只有讓群眾分享到物美價廉的發展成果,得到舒暢幸福的精神感受,這才是有意義、最有價值的發展。
周末直銷菜場等臨時攤點,其實早就是各地屢見不鮮的市場景觀了,為何還要國務院特意強調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周末直銷菜場、早晚市雖然便宜、便民、受群眾歡迎,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管理難題,比如衛生難題、交通擁堵難題、擾民難題,還有物價欺詐等現象。給群眾帶來了好處,卻增加了管理成本;便民了,管理不好卻會影響城市形象。所以,對于這類市場,不少地方政府的態度,卻不夠積極,不夠熱情。有的甚至打著城市形象的招牌,嚴厲打擊游走商販,嚴厲禁止臨時攤點等。影響了周末直銷菜場的良性發展。
這就是筆者強調公益和公共性保障的原因所在,既然國家大力支持“跳蚤菜市場”,它的意義絕對不僅僅是一種政策鼓勵,而是具有極大的民生效應、穩定效應和宜居效應,深而言之,它會成為幸福工程的推進劑。所以,在落實這項政策時候,各地政府一定要跳出地方保護主義的怪圈,跳出“城市形象崇拜”的怪圈,將民生需要、低價需要放在第一位,將整個社會的公共需要,將菜市場的公益性放在第一位,讓地方發展需要服膺于市民需要,讓官員自身的政績需要服膺于城市需要和發展需要。這才是必要的作為底線。
為了創造公益性和公共性最大化,各地職能管理部門不僅要免除一切管理費、進城費、占道費等,還應該對那些積極從事臨時經營的商販們和進城的農民,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和資金支持。尤其要多一些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就算是要放棄一些行政利益,也要多考慮市民的實際需求。畢竟,政府付出的財政補貼不太多,卻能對城市菜價帶來立竿見影的“低價效應”,帶來更多市場穩定。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劃算的。
而且,只要臨時市場沒有對生活和交通秩序造成更大阻礙,就應該盡可能讓管理措施寬松、自由、開放、自主。因為越是寬松,自由市場的活力才會更強。市場流通活躍了、消費市場拉動了,市民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實惠。
比如美國一些地方是周末允許農民自己開著車拉著蔬菜和水果到指定的地方去賣,賣完要保證衛生,比如在停車場、操場、足球場一些比較方便的地方賣蔬菜。 將周末直銷菜場做好,做出特色與和諧,也就意味著城市文明、城市公共服務,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我們熱切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