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曾稱,目前市場上的陳醋95%經過勾兌并放添加劑。山西醋協表示已責令王建忠辭去副會長之職,并對其“嚴重不負責任的言論表示強烈的譴責。”王建忠向媒體解釋說,“陳醋95%為勾兌”屬媒體誤讀。
與“陳醋95%為勾兌”結論一樣令人驚詫的是山西醋協的反應,“責令辭職”加“強烈譴責”,足見其“清理門戶”之決然。自曝家丑,禍起蕭墻,固然令協會顏面無存、行業飽受打擊,然而站高望遠,“深喉”報料、自揭黑幕也未必全是禍,把握恰當,轉禍為福亦有可能,老子云“禍兮福所倚”。
其實,“95%”是否準確并不重要,沒有必要過分糾纏于具體的數字,重要的是,“勾兌醋”現象在山西乃至全國多大程度存在,是否成為這個行業的潛規則。
理論上,國家允許“勾兌醋”的存在,只不過規定“50%”的底線,這個標準本來形同虛設,既然難以檢測,勾兌時“釀造食醋不少于50%”的規定又如何保障?殘酷的成本法則,無序的市場競爭,難免出現格雷欣法則,即劣幣驅逐良幣——急功近利,偷工減料,以劣充好,成為必然。勾兌火鍋底、勾兌湯料、勾兌豆漿……莫不如是。事實上,山西陳醋之亂,媒體早有披露,早在2004年2月央視的每周質量報告就披露了號稱“中國醋都”的清徐縣一些小作坊用醋酸、色素、香料等制作“陳醋”的過程……
膿,就在那里,擠或不擠,它終究會流出來。王建忠把“膿包”挑破,讓“膿”流出來,至少有三重意義。滿足公眾知情是其一。經過一次次食品安全教訓的中國公眾化學素養肯定是最高的,言必“蘇丹紅”、“三聚氰胺”、“孔雀綠”、“水玻璃”……仿佛個個都是化學專家,但這次還是有許多化學新名詞:冰醋酸、乙酸、苯甲酸鈉等,如果不是業內人士曲徑通幽,公眾哪知小小“醋壇子”還藏著這么大的乾坤?下次“吃醋”豈能不把中醫那一套“望、聞、問、切”全用上?
倒逼完善產業標準與監管是其二。山西陳醋之亂,除了世態人心,標準缺失與監管乏力亦難辭其咎。“50%”的標準顯然不足以規范整個行業,沒有從原料構成、防腐劑品類劑量、工藝流程到檢測方法的一系列產業標準和技術規范,顯然難以有效保障“勾兌醋”的質量,也讓后繼的監管無所依附。如果問題的曝光,最終倒逼機制的完善,從而挽救這個亂象叢生的行業,豈不快哉?
其三,對山西醋業也是一次振興良機。因為行業內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假冒現象層出不窮,導致山西陳醋的品牌形象受損,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對山西醋業傷害極大。如能化危機為轉機,重整山河,讓行業規范起來,讓品牌更加閃亮,把行業做大做強,這不是一場完美的自我救贖嗎?
總之,王建忠的言論并無過錯,其效果也是正面的,無須因此而辭去醋協副會長之職。退一步說,行業協會是群眾團體,其領導成員由會員選舉產生,即使要中途換將,也應該遵循游戲規則,通過合法、正當的程序罷免,“責令辭職”讓人看到了權力的壞習慣。維護行業利益固然是行業協會的天然義務,但也要兼顧社會責任,取得行業與社會利益的平衡才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