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要在綠化帶內建一個集免費公共廁所、修鑰匙店、提款機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站,建好后非但沒有投入使用,竟然變身為“坤陽大酒店”,而記者在調查此事時又遭遇洛陽市園林局等四部門的相互“踢皮球”。(4月18日《東方今報》)
“利用城市公共綠地,修建集修鞋、修車、配鑰匙、公廁、社區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公共服務體,建筑形式及顏色與周邊建筑一致”,這就是當初洛陽市委市政府對“多功能免費公廁”的定義。可是,這個本是為民考慮的公益設施,卻在具體執行的時候,“華麗變身”為一座經營性酒店。
偌大一座建筑,在修建的時候,要想不為人知簡直不可能。而且,單純從外觀上,就能分辨出來是公廁還是其他建筑。早在去年1月份,就有網友發現在這個綠化帶內建起的樓“很像是一座別墅”。而洛陽市園林局對此進行回復稱“該處是經規劃部門批準,由建委承建的新區綜合服務體。”可是,今年4月12日,網友再次經過時發現該建筑已改成了“大酒店”。由此可見,連網友都能一眼看出該建筑有問題,那么管理部門又怎么可能弄不明白呢?
然而,對于這個非常淺顯的常識,洛陽市園林局、規劃局、城管局等都互相推脫責任,認為問題不在自己這邊。但是,在記者的追問下,還是有人泄露了“天機”,規劃局聲稱是“有些人把公共利益當成了部門利益、個人利益”,城管局則說“原則是誰投資誰受益”。可見,并非他們不清楚這個事,而是因為里面有內幕,干這個事的人有利可圖。那么,只要查查酒店的老板是誰,都是怎么通過審核的,就能找出其中的貓膩來。
在綠化帶修建多功能綜合服務站,其初衷是“為給市民和游客提供最大化的方便,提升歷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服務形象”。這是一項利民的公益項目,豈能因為個人私利、部門利益而變形?對于這種明目張膽地侵犯公眾利益的行為,必須加以徹查,懲治背后所涉及的利益群體。同時,還得追究管理部門的不作為,他們要負起“守夜人”的職責,不能眼看著公共利益被個人攫取而裝聾作啞。(文/江德斌 圖/焦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