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的學生……”這是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近日發的一條微博,也是他對研究生提出的要求。他認為,“對高學歷者來說,財富意味著奮斗意識和汗水,貧窮意味著無能、懶惰、恥辱和失敗。”(4月6日《天府早報》)
在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社會背景下,有關金錢、財富的話題總能刺激人們敏感的神經,董藩教授的這條微博自然引來不小爭議,多數網民認為教師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學生。董教授回應稱這只是一句勵志的話,從微博的原文看,他也似乎意在鼓勵學生努力奮斗、合法致富,并通過自己致富帶動社會致富。
鼓勵學生畢業后努力創造財富,這當然沒有問題,畢竟我們所處的時代早已不再視金錢如糞土,國家鼓勵每一個人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致富,老百姓也愿意將合法致富者視為成功人士,并從別人的合法致富中受益。但董教授此言為什么令人反感?為什么招致多數網友的批評?我想主要問題在于他的衡量標準偏執得近乎霸道,一竿子將絕大多數人打翻在地。
身為大學教授的董藩應該也有研究生學歷,并且也有40歲,他自己是否有4000萬身價?如果沒有,是否意味著他是無能的、懶惰的、恥辱的、失敗的?董藩擁有多少財富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擁有4000萬身價的大學教授少之又少,準確地說,大學教授如果是合理、合法致富,一般情況下不可能有4000萬身價。那么,能說一個人當上大學教授仍然是無能的、失敗的嗎?
即使將賺錢當作一種成功的標準,大學教授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將來個個成為富豪,首先需要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傳授給了學生足夠的知識和本領,大學教育是否讓學生擁有賺取巨額財富的能力。在這方面,眾所周知,中國高校的表現并未令人滿意,一個茶壺搭配十幾個杯子,導師和研究生難得謀面,研究生淪為導師的廉價勞動力,以粗放式“圈養”培養出來的研究生,能順利找到工作就很不錯了,還奢談什么個個成為富豪。
研究生學歷看上去是高學歷,問題是社會上擁有這種高學歷的人太多,人人都想成為擁有幾千萬財富的富豪,怎么可能?很多研究生畢業后連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而在現實國情下,他們創業的空間并不廣闊,要求他們在短短十幾年里個個成為富豪,這與其說是鼓勵學生,不如說是苛求學生。如果以40歲、4000萬身價作為衡量標準,那么絕大多數人都是所謂的失敗者。董藩教授這一桿子,將絕大多數人打翻在地,在他們身上貼上無能、懶惰、恥辱和失敗的標簽——這不是勵志,而是一種無端的羞辱。
高學歷者能否成為賺錢機器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成為賺錢機器又是一回事。很多研究生畢業的人,甘愿去做一名普通勞動者,他們的奮斗意識體現于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平凡或不平凡的貢獻,拿著并不豐厚的薪水,過著自己知足常樂的小日子;很多研究生畢業的人,甘愿去偏遠地區做一名教師,他們的奮斗意識體現于以自己的貧窮和付出,為偏遠地區的孩子贏得希望和未來。這樣的人,怎么就是無能、懶惰、恥辱和失敗的呢?
鼓勵學生努力奮斗、合法致富沒什么不對,錯就錯在羞辱著絕大多數人的尊嚴;錯就錯在你提出的標準過于單一,將擁有大量財富作為成功的唯一標尺,將“拜金主義”視為教育的真諦。40歲、4000萬身價這樣的羞辱性勵志,也許能鼓勵一部分研究生努力奮斗,但更有可能讓更多研究生精英意識膨脹,目空一切,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結果在現實面前處處碰壁,撞得鼻青臉腫,要么真的淪為無能、懶惰者,要么不擇手段巧取豪奪、謀取財富,這才是真正的失敗和恥辱。(晏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