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公不限私”,治堵值得期待
時間:2011-01-25 13:40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23日出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方案征求意見稿,新方案增加堅持不限制私家車上牌,并取消了中心城區限制外地車的措施,新增了限制公務車的內容。到2015年,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新增公務用車指標。
在質疑成為群體意識的網絡,一項公共決策要獲得網民們的激賞、佳評并不容易,而廣州這個方案,頗得網民贊譽,殊為可貴。治堵不限私車、不限外地車,而限制公車,在公眾心中很是受用。不拿私家車、外地車開刀,決策者把百姓幸福放在心里,是給力“幸福廣東”的生動詮注,而限公車則可視作自我限權。
北京城市治堵方案出臺之后,《新京報》作過一個調查,民眾“最不能接受的”,依次是“根據戶籍,限制外地人買車”(占38.2%),“對公車使用不限制,只限制私車”(37.5%)。“廣州樣本”繞過這些暗礁,實屬明智之舉。
公車之所以在城市治堵中屢受矚目,頻被提及,一則源于公平訴求,公車私車都上路,都占用道路資源,限“私”不限“公”,“私”為“公”讓道,是何道理?作為公共管理者,就該自己領先垂范,帶頭遵守公共政策。
二則出于效率考量,雖然迄今為止中國公車數量仍是哥德巴赫猜想,誰也莫知其詳,但數量多且濫是不爭的事實。相對于私家車而言,公務車往往使用頻率高,上路時間長,更加擠占、浪費道路資源,它們對城市道路擁堵的“貢獻率”不可小覷。限“私”不限“公”,公車急劇膨脹,這堵又如何得治?因此,治堵撇開公車,無論從公平還是效率,都是難服眾的。
權力自我束縛是痛苦的,治堵限“公”不限“私”也一樣,知易行難。如果公眾對此還有什么期待的話,我想首先要“牙齒當金使”,說到做到,不增就是不增,一輛也不能增,不能時緊時松、前緊后松、上松下緊,“后門”頻開;公車不但不能增,還要把黃華華省長的指示——“公務車太多,太濫了”、“接下來省內要加大力度整治”——落到實處,既治公車之沉疴,又治擁堵之痼疾。
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