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委常委、副市長吳建華在懺悔書中說,與一些客商打得火熱,錯誤地認為收下他們送的錢物,就是沒有官架子,有親和力;認為和他們打成一片,有利于招商引資,根本沒有想到這會損害黨員領導干部的形象。
毫不客氣地說,這一懺悔純粹是滿嘴放炮,無稽之談。落馬貪官的懺悔真是花樣百出,大有“一浪更比一浪高”架勢,有的責備行賄者承諾靠不住,有的責怪組織沒有提醒,還有后悔自己不懂法的。貪官們的種種懺悔,都是沒皮沒臉地為自己的腐敗辯解,以便能從寬處理。然而,貪官“雷人語錄”背后暴露出的官場生態現狀卻令人不寒而栗,就拿“受賄就有親和力”來說,作為百姓的父母官到了認錢不認人的地步,對老百姓是橫眉冷對,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嘴臉,看到錢就成了聞到臭蛋的蒼蠅一般,趨之如騖,一副奴才德性。
當受賄與親和力劃上等號,這是何等親和力?收了開發商的錢,就表明把開發商的當成了“自己人”,官與商結成了“利益同盟”,成為有福同享的“兄弟”,在送錢、收錢當中自然產生了巨大的親和力,錢是官與商“親和”的粘合劑。將這一邏輯拓展一下,敢收開發商錢的官員、收了開發商錢的官員,自然而然進入了官與商的“利益圈子”,都是“圈內人”,收了錢不好好為開發商“服務”,他們恐懼的是開發商把他們送到監獄,其親和力定然不會少,這是多么可怕的一種局面。
且看看當下我們的部分父母官的形象:豪車、豪宴、豪宅、雷言、雷語、雷行……當“權不為民所用,利不為民所謀,情不為民所系”,我們還要這樣的干部做什么,在其位不謀其政,反而濫用職權,損公肥私,大肆胡作非為,除了將其繩之以法,別無他路。吳建華不是特例,也更不是最后一例,只要不端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態度,還要重蹈覆轍的后來人。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作為愿景送給為政者們,用以自鑒吧。(黃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