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一名讀者來電,講述了一件讓她糾結的事情。
這位讀者曾在北京某家醫院分娩,陣痛時掙扎呼叫。接生大夫訓斥:“喊什么喊,就你怕疼!”“醫生,我對疼痛敏感……”她有氣無力地說。“別人就不敏感啦!你這么喊對其他產婦什么影響?”后來,她終于咬牙生出寶寶。年輕的接生大夫邊給她縫合側切的傷口,邊跟護士抱怨:“今后決不讓我的女兒當醫生,又苦又累又臟……”自此,她對醫生僅有的一點信任坍塌了。
眼下,醫患關系緊張成為“社會之痛”,患者有患者的委屈,醫生有醫生的苦衷。其中,除了醫療體制等原因外,醫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一個重要因素。
“大夫,您只是在觀察,而我是在體驗。”這是美國女哲學家圖姆斯在以自身罹病經歷寫就《病患的意義》一書中的名言。對于疾病,病人與醫生的視角往往是不同的,在醫生看來很平常的病癥,有時病人卻感覺很嚴重。醫學教育先驅奧斯勒因此強調:“一個醫師絕不只是在治療一種疾病,而是在醫治一個獨一無二的人,一個活生生、有感情、正為疾病所苦的人。”醫生的職業性質,決定了他不僅要關心 “病情”,還要關注“心情”,能對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
衛生部部長陳竺認為,好的醫生都應該是人道主義者。他說“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的靈魂,是人在生命過程中最軟弱、最痛苦之時恰恰最需要輸送的精神景象。”“如今,有多少醫生在給病人看病時,能抬頭看病人一眼?一旦病人問得過多、問得不專業,又有多少醫生能夠笑臉相待并耐心解答?”“現在,不少外科醫生拼命學技術,認為一把手術刀走遍全天下。于是出現一個怪圈:外科醫生就認手術,而忽略了手術的目的是什么。”
人文關懷的缺失導致醫患雙方互不信任,加劇了醫患矛盾。據中國醫師協會統計,90%的醫患糾紛不是技術因素,而是醫護人員服務不到位、溝通不當等原因造成的。
加強醫生的人文關懷意識,需重視從剛跨入醫學院大門的“未來醫生”入手。歐美發達國家也將醫學人文學科作為培養高素質醫生的基礎,列入醫學教育的必要內容。目前,我國部分醫學院校已開設醫學人文課程,但內容僅占5%的比重,遠低于美、英、法等國25%的水平。由于教材不成熟、教學經驗缺乏、師資力量不夠等原因,我國醫學人文教育還存在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的現象,教學效果尚不理想。
南京鼓樓醫院院長丁義濤一直珍藏著一張100多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該院第一任院長加拿大人馬林穿著西裝跪在地上搶救中國病人。每次給新醫生們講課,他就把這張照片和某家醫院深夜拋棄無錢危重病人的圖片同時展現,大家無不感到震撼。希望更多的醫學院校老師像丁院長一樣,把醫學人文理念融入豐富的醫學案例中,滲入學生們的心田,化為終身堅守的職業精神。(李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