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發表的《2012中國500強發展報告》稱,中國最大的5家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占500強企業營業總收入的5.7%,但其利潤卻占到32.2%;而272家制造業企業的營業收入雖占500強企業的42.7%,但利潤卻僅占25.04%。這一數據對比引發了對中國經濟空心化的討論。
272家制造業企業的利潤不及5家商業銀行,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有空心化的隱憂?其實不然。
其一,經濟走向虛擬化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和特點。不管我們愿不愿意,全球資本市場的總規模依然大于實體經濟的總規模,當中有經濟虛擬化的成分,其中金融業表現最為突出。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發育程度不高,企業直接融資的比例不高,而大部分的企業比較倚重商業銀行作為間接融資的主要渠道和橋梁,加上自2010年10月以來,我國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刺激民間私人借貸活動異;钴S,這又反過來刺激商業銀行通過各種渠道,包括與小額貸款公司、信用擔保公司合作來規避銀監會對于商業銀行利率的管制,變相讓商業銀行成為500強企業中的“香餑餑”,其利潤率之高自然可以預期,其利潤豐厚或多或少與其寡頭地位有一定的關系,更遑論商業銀行中的前五大了。因此,僅把商業銀行和制造業企業的利潤和營業收入做簡單的類比,就得出二者的“效益鴻溝”有擴大的趨勢,似有不妥之處。
其二,商業銀行和制造業企業的效益存在“鴻溝”并非不正常。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兩個行業的附加價值是很不一樣的。用最簡單的話來講,商業銀行總部基本都設在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域,而且幾乎都是城市的地標建筑,其目的只是為了告訴銀行客戶,本銀行的實力是無可置疑的。因為商業銀行提供的是無形的服務,而民眾對銀行服務的評價可能是人言人殊,是相對主觀的。因此,商業銀行的業務核心是服務營銷,其資本開支和用于招聘高管的支出就要大得多。
例如,商業銀行的高樓是用負債得來的資金興建的,只要負債管理的功夫到家,一般民眾不會太介意,這就需要商業銀行有較高的回報率和利潤率,來支付與客戶關系管理有關的各種費用,包括高管的高工資和福利。反觀制造業企業,除非是上市公司,需要注重企業的公共關系形象,一般民眾對制造業企業的廠址設在哪里并不太關心,他們關心的是該企業的產品質量是否過關。在質量差不多的情況下,民眾更關心的是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控制情況如何,更追求產品的價格性能比。除非制造業的有形產品真的很有創意,產品功能比同類的要強得多,人們愿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錢,否則,拿提供有形產品的制造業企業的利潤率跟提供無形服務的商業銀行的利潤率做比較似乎并不靠譜。
其實,商業銀行和制造業企業在效益上存在一定的“鴻溝”,是由現代經濟條件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行業特征和差異所決定的,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當然,如果這條“鴻溝”不斷擴大,導致實業部門與商業銀行部門長期存在懸殊的利潤差距,確實會不斷吸引越來越多的資金離開實業部門而轉投虛擬經濟領域甚至助長投機風氣蔓延。但問題是,目前這條“鴻溝”是否已大到無法承受?從報告所提供的數據看,暫時還找不到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通過產品創新和制造業的升級轉型來提升我國制造業的附加價值,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這與通過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來提升其盈利水平是并行不悖的。(林江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