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參加浙江代表團討論談起民間資本時說,“民間資本是水,實體經濟是田。”“與其讓水在地下暗流涌動,倒不如打一口井,給雙方一個皆大歡喜的出口”。(3月7日《中國青年報》)
筆者認為,民間資本的根本出路在實體經濟里。只有把民間資本吸引到實體經濟里,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率和效益。如果像目前業界流行的“一流企業做金融,二流企業做房產,三流企業做市場,四流企業做實業”的現狀不改變,實體經濟無論如何都不能受到民間資本的青睞。讓民間資本進入到實體經濟里,首先要通過宏觀政策調控和導向,修一條邁向實體經濟的光明大道,使得實體經濟成為高利潤行業,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
首先,國家主導的重點行業領域應盡快向民間資本開放,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36條實施細則應盡快出臺,徹底解決制約民間投資進入的“玻璃門”或“彈簧門”問題。同時,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應盡快有所突破。其一,要加快村鎮銀行的發展速度,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參股或興辦村鎮銀行以及專門服務于小微企業的小型金融機構,但必須納入到銀行業正規監管機構的監管之中。其二,逐步開放銀行業,允許民間資本創立興辦私人銀行。外資銀行都已大踏步進入中國,沒理由不向國內民間資本開放。同時,民間資本進入商業銀行等金融領域后,也會給利率市場化等改革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