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初春,《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如期發布了。透過《統計公報》中的筆筆數據和張張圖表,我們可以看到,2011年我國經濟社會取得的輝煌成就,在世界經濟步履蹣跚的大背景下,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呈現增長平穩較快、物價逐步回落、結構有所優化、民生繼續改善、社會不斷進步的獨特風景。
一、國民經濟繼續平穩較快增長,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71564億元,比上年增長9.2%,雖比2010年有所回落,但仍明顯快于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繼續上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公布的預測數據,2011年世界經濟增速預計將為3.8%,其中美國為1.8%,歐元區為1.6%;在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中,俄羅斯為4.1%,印度為7.4%,巴西為2.9%。
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極為復雜嚴峻。國際上,歐債危機跌宕起伏,中東北非等對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影響巨大的地區局勢持續動蕩,海嘯地震重創日本東北地區制造業,美國失業率雖有下降但仍處在高位。從國內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物價上漲對宏觀調控造成很大壓力,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加劇,經濟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壓力很大。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策,不斷提高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增強有效性和前瞻性,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國民經濟逐漸從政策刺激型增長向內生自主增長的方向轉變。分季度看,國內生產總值一季度同比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三季度增長9.1%,四季度增長8.9%,雖然呈現逐季回落的態勢,但始終保持在平穩較快增長的區間,工業生產、投資和消費均保持較高增長,這是十分不容易的。
二、宏觀調控成效顯著,物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扭轉
《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6.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6.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9.1%。各類價格指數呈現高位回落態勢。
2011年,黨中央、國務院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擺在宏觀調控首要位置,采取了包括控制貨幣流通量、發展生產、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綜合調控措施,價格上漲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自2011年8月份開始連續5個月回落,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1%,比7月份回落2.4個百分點。1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7%和3.5%,分別比7月份回落5.8和7.5個百分點。
房地產調控繼續取得積極進展,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月環比下降的城市個數逐步增加,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為52個,比1月份增加49個,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特別是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價格上漲幅度顯著減緩,部分城市開始出現下跌,有些城市下跌幅度還比較大。
三、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農業基礎得到進一步加強
《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7121萬噸,比上年增產4.5%,創造歷史最高水平,連續5年產量超過5億噸。其中,夏糧產量12627萬噸,增產2.5%;早稻3276萬噸,增產4.5%;秋糧41218萬噸,增產5.1%。
2011年糧食生產表現出幾個鮮明特點:一是我國近年來第一次實現了夏糧、早稻和秋糧的全面增產。二是糧食產量實現八連增,第一次突破5.5億噸的關口,比2010年增加2473萬噸,增產4.5%,糧食產量增產速度2005年以來僅次于2008年。三是主要三種農作物稻谷、小麥和玉米全面實現增產,糧食生產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其中,稻谷總產量突破2億噸大關,達20078萬噸,比2010年增產2.6%;小麥總產量11792萬噸,增產2.4%;玉米總產量19175萬噸,增產8.2%。
糧食生產取得的突出成績是與我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農業基礎密不可分的。我國始終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發展農業的首要目標,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近些年來強農、惠農、扶農的政策措施力度不斷加大,加上氣候因素有利,促成糧食八年連增。糧食生產八連增,對于13億人口的大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更為經濟增長和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