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風頭之勁,不僅體現在其業績的飛速翻番上,還體現在它的“麻煩”不斷上。除了與三星、摩托羅拉等競爭對手的官司外,其代工伙伴最近陷入“血汗工廠”疑云,深圳唯冠科技也趁熱打鐵,起訴蘋果iPad商標侵權,一審蘋果敗訴,國內一些直營店已將iPad下架……
此次唯冠科技利用商標逼迫蘋果就范的做法,雖然引來爭議,卻也符合商業競爭原則以及中國的法律。耐人尋味的是,以創新為己任的李開復對此事的評論為:“太過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這其中,體現了中國企業與國際知名品牌之間巨大的勢差。
一般來講,被羨慕嫉妒恨指數越高,也越能體現一家公司的實力。蘋果的實力毋庸置疑,其在技術時尚化、人員管理、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等方面都將被世人銘記。相比之下,中國不少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似乎只有“兩板斧”:一是利用廉價勞工成為世界工廠;二是通過不斷山寨翻版來爭取國內市場。
據湯森路透2011年的報告評選出的全球100家最具創新力企業中,40%的企業來自美國,來自亞洲的也占31%,蘋果赫然在列,卻唯獨沒有中國企業的身影。雖然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好些專利在國際上并無市場,只能通行于國內,專利含金量可見一斑。
在一個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中,即便有部分企業權利意識日益成熟,如深圳唯冠,打贏了國內官司,也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既不能增加中國企業的憂患意識,也不能改變目前科技創新不足的現狀。
無論是日本、韓國還是印度的企業,雖然都是后起國家,在全球化的學習中都致力于科技和創新,因此現在能夠占據一席之地。而中國的企業不要等到國際大佬“不屑跟你玩”的時候才想到如何“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