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養老金入市成為左右股市走向的一個焦點話題。春節之前,各方面關于養老金入市的呼吁密集傳出,似乎已是箭在弦上。然而,此后有關部門養老金“暫時沒有入市計劃”的表態,又讓事態變得渺茫起來。養老金能不能入市?何時可以入市?眾說紛紜。
從長遠看,養老金進入股市是必然趨勢,對此不必有太多爭議。就養老金一方而言,與通脹水平相比過低的收益率,使得保值增值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實要求養老金不斷開辟新的投資渠道。股市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場所,在規模和流動性等方面的優勢明顯,自然是應當優先考慮的渠道之一;就股市一方而言,其發展也需要接納各種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尤其是養老金這種追求穩健投資的長期資金,對股市健康發展有長遠積極效應。
存在不同看法的還是入市時機。有人認為,股市經過兩年下跌,目前正在低位,投資價值已經顯現,正是養老金入市的好時候。這種說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應該看到,養老金如果入市,是一個著眼長遠的安排,重要的是股市的長期穩定回報能力,而不是為了低位介入,賺一把就走。而且,龐大的養老金也不太可能在某一個時間點都買成股票。因此,雖然股市低位是一個相對有利的時機,但不應將其當作決定性因素。
還有人認為,將養老金引入股市,可以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尤其是在綿綿下跌之后,急需“援兵”到來。對此也有必要客觀看待。養老金畢竟不是一般的資金,而是百姓的保命錢,對安全性的要求遠遠高于其他資金,不能也不應把穩定市場的責任寄于養老金上。股市下跌是種種問題的綜合反映,解決辦法還是要從市場本身入手,歷史上A股市場也出現過資金推動型的大牛市,可最終都因為缺乏堅實基礎,以暴跌收場。
養老金入市時機是否成熟,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股市能不能提供足夠多的長期投資機會。目前,A股市場的投資屬性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無論是各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雖然都曾有過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嘗試,但最終大多還是選擇了趨勢性投資。這意味著,對于很多投資者而言,即使有盈利,也并非來自上市公司的直接回報,或者企業的成長,而是從別的投資者口袋里賺的錢。如果讓養老金也參與這種財富再分配,與其他投資者“爭利”,其長期穩定回報的目標恐怕就難以實現。因此,加快股市各項制度的完善,回歸其投資市場的原貌,讓長期價值投資能夠在A股市場上真正有用武之地,是養老金進入股市的前提。
此外,養老金入市時機的確定,還需要一個重要條件,即一系列規則和制度的配合。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很多發達國家的養老金在股市上損失慘重,遭受了很大的系統性風險。因此,對養老金入市的運營模式、投資債券和股票的比例等問題,都需要仔細斟酌,以更好地控制投資風險。近年來一直受到嚴厲監管的公募基金,“老鼠倉”事件等仍有發生。對于養老金而言,也同樣面臨著如何完善監管、防范道德風險的問題。磨刀不誤砍柴工,將各項工作準備充分,養老金入市的步伐才能更加穩健。(據《人民日報》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