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云,此次地方煉廠站出來“叫板”兩大油企,不僅因為兩大油企頂著最賺錢企業的光環卻總是喊虧,更因其以此為理由伸手向政府索要巨額補貼。近日,兩大油企煉油虧損的問題再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見證劵日報2011年11月18日)。
兩大油企人們也叫“兩桶油”,喊虧是個啥問題?此前,曾有評論指出,這是“兩桶油”對定價不滿在鬧情緒,希望向政府要補貼,而其根源就是目前壟斷的石油體制(見新京報2011年11月07日),筆者以為這是一針見血。
此前,當中國國資委亮出102家央企2010年運營數據顯示,中石油、中石化分別占盈利榜前三名時,媒體曾毫不猶豫地一度發出對壟斷抵制的聲音。眾所周知,中石化、中石油“兩桶油”之間也有競爭,但只在國資委這個大籠子內,央企同行之間的競爭。準確地說,實質上是披著競爭外衣的壟斷。正如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劉澄所言,央企盈利是好事,但是重要的是其利潤的獲取依靠的是壟斷地位。10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主任史煒在其微博上稱:“數據表明國內并不缺油,而是中石化在以壟斷排擠民營成品油分銷商(北京商報2011年10月19日)。專家這個分析是一針見血的。
發改委曾約談“兩桶油”目的在于穩定批發的價格保障供應。但為何地方煉油廠感覺不到效果?中國“兩桶油”靠壟斷贏得市場,已是不爭的事實。分析“兩桶油”賺錢,人們就不難看到,在他們經營的每個細節都是政府定價,比如,過路費,電價、成品油價格。由此一來,在利益驅動之下,“兩桶油”就可以動不動制造油荒,逼宮漲價。兩大油企所擁有的優厚條件是其他國際上的著名油企所望塵莫及的:較之國外石油公司開采油田項目往往需要繳納一半產量的份額油以及高額的資源費用,國內石油商在國內只需繳納較低的資源費用,除此之外,中國政府很多對外援助換來的石油,也往往落在這些油企的手中。時下,不少民營油企表示,雖然油價下降了,但民營油企卻遭到了兩大石油巨頭的“斷油”,通過非正常途徑獲得的油品供應卻比油價下調前還要高。筆者知道,近期中國大陸有44005家民營加油站中過萬家都出現油荒。這些民營加油站在批發市場上難以以國家規定的批發中國價買到柴油,只能買到比定價更高的零售價油。
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70%的煉油能力掌握在兩大石油公司手上,此外進口成品油和原油也完全由兩大石油公司壟斷。因此,輿論指向“兩桶油”壟斷不是沒有理由。令人玩味的是,中石油首公開稱,如果國內油成品油價格保持不變的話,其使油業務今年將多500億元,(見中國經濟網2011年10月20日)。這就是意味著,全國新一輪油價上漲又在孕育。而與此同時,這些央企又會像往常那樣,張大獅子口向國家大叫要求“補貼”。這樣,即使成品油上漲他們都不會受損,而嫁禍于民企,最后逼民企加油零售向他們舉手投降,這樣就會進一步鞏固“兩桶油”在中國石油市場的壟斷地位。有評論指出,中石油、中石化所謂的煉油虧損不過是“左手轉右手”的問題。兩大油企把開采板塊和煉油板塊分開,中間用國際油價來進行定價。盡管,這個油是自己賣給自己。這樣做的好處是,自己永遠都能處在“虧損”之中 國際油價下跌時,采油板塊在虧損;國際油價上漲時,煉油板塊又虧損了。因此,發改委僅靠約談價格就難以見效。
“兩桶油”壟斷中國石油市場已不止一兩年,輿論質疑也一直不息。實際上,也從一個角度映照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現狀。假若說破壟斷是中國經濟體改的深水區的話,那么毫無疑問,破“兩桶油”壟斷就是深水中的深水。人們知道,凡是壟斷,不管它的類型和形成的原因如何,其后果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阻礙進步,保護落后,侵犯消費者權益。在杜絕腐敗方面,兩大油企給人的印象則應該歸結為“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從“天價吊燈”到“天價茅臺”,再到“天價名片”,人們似乎已經早已習慣這些財大氣粗的壟斷國企傳出此類新聞。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切壟斷都是應當堅決反對和打破的。在我國現階段,解決壟斷問題,除加快立法外,根本出路還在于深化改革。一方面,要加快對壟斷行業本身進行分類改革,另一方面,還必須深化行政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然而,只有堅決地不斷地破除壟斷,市場經濟才能健康發展,才能造福中國公眾。
由此可見,“兩桶油”喊虧只是他們抵制破除壟斷改革的一個擋箭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