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和民間借貸同時催債,令溫州中小民企資金鏈紛紛斷裂;溫州老板“跑路潮”愈演愈烈,當地政府急派工作組進駐銀行,要求“不抽資、不壓貸”,試圖為企業爭取喘息時間。(9月30日《第一財經日報》)
溫州老板“跑路潮”不僅僅給溫州經濟帶來了影響,也給整個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其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波及到整個中小企業和經濟的發展。
對此,溫州及時采取措施是迫在眉睫,更是箭在弦上,扭轉中小企業的“跑路潮”,政府需要施援手,銀行更應該出手,政府要求的不抽資不壓貸更是一把利劍,刺向民間借貸和中小企業鏈條的心臟。
要做到不抽資、不壓貸,還需服務不懈怠。從目前來看,溫暖中小企業老板出現“跑路潮”現象,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空穴來風,實際上醞釀久也,不是不出現,只是時候未到,時候一到,立刻就有反應。
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依賴的民間借貸,促發了民間借貸的繁榮,民間借貸如雨后春筍發展壯大起來,但沒有規范,更無章法,于是民間借貸利息層層加碼,不斷增長。
溫州市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當地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持續上揚,年利率由1月的23.01%一路上升到9月的25.44%。其中,7月份融資中介機構出借年利率高達39%,民間借貸月息在3分到4分之間。
如此高額的利息,增長了企業成本,企業利潤完全被利息吃掉,企業無有賺頭,更沒有利潤,中小企業陷入困境,不能自拔,越陷越深,最后只能“跑路”。據報載,截至9月27日,已經有26家企業的企業主“跑路”,僅9月22日一天就有9家企業主“跑路”,加劇趨勢明顯。
當然在“跑路潮”現象中,更不可忽視的是出現的商業銀行貸款緊縮同民間高利貸的“雙疊加壓力”,致使融資成本上升、難度加大,阻礙了中小企業發展的路。
要解決民間借貸與中小企業資金鏈出現的問題,要求銀行業機構不抽資、不壓貸是可行的,更要規范民間借貸,還需要服務到位,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進而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促使民間借貸步入正軌。
目前,溫州政府已經考慮到了,因而政府將鼓勵、規范民間金融發展,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開展民間資本管理服務公司試點;探索組建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和溫州金融資產交易所;將設立市縣兩級“地方金融監管中心”,規范發展民間金融,引導民間借貸行為。
這就是一種服務,這種服務如果來的早一步,不會有“跑路潮”,而只有繁榮的“資金潮”,更可以防止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情況。
“亡羊補牢,尤為晚也”。“跑路”出現,缺少的是服務,是優質服務,更是縱向和橫向聯合的一種服務。政府的職能就是服務,服務不能越位,但不可缺,而應該及時補位,有為也不為,該做的服務工作做好,不能參與到民間借貸中,將自己成為債權人。
服務就要不懈怠,一如既往,無微不至,讓服務時時處處陪伴中小企業發展,讓服務真正架起一座橋梁,連貫中小企業與融資的渠道,促使中小企業融資走上健康發展之路,促使民間借貸日趨完善,更好地發揮金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