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4——聚焦民生》顯示,目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比為3.23:1,成為世界上城鄉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預計2011年,這個比例將達到3.26:1。
學者秋風曾提出一個“權力造城”理論,其核心思想是:“由于高層級政府對其下轄的市縣享有幾乎不受節制的權力,為了提升自己的政績,每一級政府都樂于把自己所能控制的資源投入到自己駐在的城市。地級市政府所在的城市除了自留資源外,市政府還可以利用其權力,集中全市資源用于發展該地級市。縣政府也會利用其權力汲取全縣資源發展縣城。”
在這種態勢下,城市的級別越高,就越能充分享受金融、土地、人才等一系列的強力支持。反之,在農村或者不被權力所重視的縣鎮,非但享受不到政策的優惠,連自己本身所擁有的資源,也可能被上級政府所在的城市“抽走”。比如,近幾年來,政府的轉移支付數量持續增加,但是,相當部分資金被層層截留、挪用。政府在教育、醫療、濟困等關系民生的各個領域的財政支出,仍然主要覆蓋城鎮人口,而很大部分的鄉村人口則獲益較少。
權力主導下的城鄉差距必然是畸形的。試想,如果沒有權力的不當干擾,一些中小城市和鄉村就能獲得更充沛的資源,其居民也能獲得正常的福利和收益。一旦這些資源被居于權力上位的城市抽走,很容易導致鄉村發展乏力,繼而影響居民收入。
可見,要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首先應扭轉公共投資的城市偏向政策,加大對農村的公共投資。如對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的投資,對農村教育、衛生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投資,對農村基本生活設施的投資。前兩個方面投資可以提高農村人口的收入創造潛力,后一種投資可以直接改善農村人口的生活福利。
此外,還應通過收入轉移政策和稅收政策調節城鄉的收入規模分配。如在全面廢除農業稅基礎上,逐步統一城鄉稅制,實行統一的收入稅制和收入申報制度。對低收入和貧困人口,采取收入轉移方式為其提供收入支持。對于高收入階層,采取累進所得稅制度來調節不同階層的收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