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引發了各界強烈反響。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這不僅是當前抗擊疫情、恢復生產的政策需要,也具有打基礎、利長遠的改革與治理深意。
客觀上講,突發的疫情對外貿和外資有沖擊是正常的。一是世界經濟下行周期依舊,一些外資企業本就存在布局調整計劃。二是歲末年終的“冬歇期”影響,不少外資企業對新項目存在觀望情緒。三是個別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疫情采取較為保守的策略,影響了跨國企業的投資預期與行為,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越是艱難時刻,我們越要提振信心,千方百計把“梧桐樹”栽好、保養好。
招商引資的“梧桐樹”不是別的,是近年來我們努力營造優化的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對營商環境改造的目標。在取得的既有成績基礎上,最近時期要用足用好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合規的外貿政策工具,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轉好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擴大金融等服務業對外開放。只有確保這些措施具體落地,我們才能克服疫情的種種不利影響,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外商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
應當承認,改革開放以來的外資投入,對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治理模式的日益成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外貿易也已成為了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所以,當前穩外資、穩外貿不是別人的事,而是我們自己的事,不能指望外部環境的改善,要刀刃向內、全面深化外資外貿領域改革。對這次應對疫情沖擊的改革辦法,也要辯證分析、實事求是對待,把治理經驗盡快上升到體制機制層面。
政簡易從。引得外資“鳳凰來”,短期看政策扶持,中長期還要看改革的持續發力。外資外貿領域的改革,不是“慢郎中”,不能等靠要,也不只靠“強刺激”,而要錨定目標、綿綿發力。把握好改革與開放的關系、短期與長期的關系,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我們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穩住外資外貿,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也讓我們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越開越好、越開越安全,從而讓中國始終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