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四川成都恩波格斗俱樂部收養(yǎng)的來自涼山州越西縣的孩子全部被帶回家。這些“格斗孤兒”按下手印哭著被拽走,“生活剛剛見到一點曙光,希望又再一次破滅。”
“格斗孤兒”的視頻曝出,公眾從不知情的心疼到了解情況后的理解,似乎再次驗證了“存在即合理”。在涼山彝族兒童的境遇沒有根本改變情況下,不少人欣慰:幸好還有格斗這一通往夢想的階梯。事實果真如此?
將落后地區(qū)貧困兒童的未來寄托在無限制綜合格斗上,成人世界到底是麻木還是旁觀娛樂心態(tài)使然?一批孩子眼巴著八角籠里混飯吃,即便有人如愿,還不是踩著絕大多數(shù)人的失敗上位?有人會發(fā)出把孩子帶回家后怎么辦的“娜拉之問”,不要忘了還有大多孩子繼續(xù)格斗生計被淘汰“娜拉之問”。
當?shù)卣扔谳浾搲毫ψ尲议L或親戚把孩子強行接走,這不是面子問題,而是法律問題。且不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必須在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哪怕俱樂部收養(yǎng)了這些孤兒,但“練不成要被淘汰,淘汰只能回去”的游戲規(guī)則,并不符合“有利于被收養(yǎng)的未成年人的撫養(yǎng)、成長”的收養(yǎng)法。不能因為同情俱樂部的公益初心,而自動給予其知法違法的權利,更不能用其否定當?shù)卣畮ё吆⒆拥恼斝耘c道德性。
當你選擇一條道路時,意味著很可能自我屏蔽了其他道路選擇,這正是機會成本所指。輿論帶著自我想象,把格斗視作彝族貧困兒童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顯然存在誤導。你怎么知道格斗就是唯一出路?女子9球職業(yè)選手付小芳生于河南農村,獲得成功后,同鄉(xiāng)中模仿的人很多,可幾乎都失敗了。失敗者之中不少走其它道路卻走通了。不要因為貧困孩子機會成本較小,就認為他們沒有其他機會。
涼山彝族貧困兒童只有格斗一途的話語,裹挾著城市中產對子女未來發(fā)展的焦慮想象。貧困家庭子女特別是孤兒,最大問題還是如何通過教育獲得發(fā)展晉升之路,而落后地區(qū)貧困家庭在這方面往往處于弱勢地位。農村地區(qū)教育改變命運的機率在縮小,但門依然開著,至少中職教育大多是免費的,城市中產階層不能把自己子女的未來發(fā)展標準套用到這些貧困兒童身上,這樣容易產生他們的正常上升道路被完全封閉的臆想。
把涼山彝族貧困兒童的出路完全寄托在格斗上,不切實際而又矯情。當格斗兒童被帶走認為“希望破滅”,說明他們認為“格斗是唯一出路”,顯然他們已被洗腦,一個未成年人不管境遇多差,怎會只有一條道路?圍觀討論的最大不足,是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希望這一次能長性一些,既然當?shù)卣呀?jīng)接盤,希望在各方關切下對貧困兒童和他們家庭的救濟與扶貧更加到位,希望他們趕緊回到學校接受應有教育,畢竟教育雖不能為所有人解決上升問題,但能提供各種可能性,這總比走格斗道路成功者多得多吧。
[責任編輯:葛新燕]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