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艙、共享馬扎……一批批的帶著“共享”名頭的模式和產品在國內各地紛紛亮相。這些“共享”產品和服務,有的的確方便了群眾,有的則不太受人青睞,并引發人們討論:這究竟是真正在盤活資源,還是有關公司可是把“共享”當成了營銷的噱頭?
紛飛的“共享”引發網友熱議
這兩年,借著“共享經濟”的風頭,越來越多共享模式產品走進城市生活,有的的確給人們帶來了方便,有的則大受冷落。
日前,北京街頭部分公交站附近,出現了一種供人免費使用的“共享馬扎”,馬扎的布面上印有某企業的二維碼。記者了解到,相關企業已在北京投放了近千個馬扎。雖然是讓人免費使用,但鮮有人使用。大量馬扎出現在人流密集的地段,占據了人行道,反而帶來混亂。不少市民質疑這是企業借“共享”之名做廣告。
無獨有偶,北京、上海、四川等地近來還出現“共享睡眠艙”,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手機輕輕一掃二維碼,無需身份登記,即可分時段入住。雖然由于存在費用偏高、空間過于密閉、空氣流通弱等問題,短暫的熱鬧過后,使用者越來越少。沒多久,一些地方的“共享睡眠艙”已暫停運營。
不時出現的“共享+”,讓不少人感慨創新創業的神奇魔力,也帶來了人們對真偽共享的討論。有網友認為,雖然像共享單車這樣的項目,的確給人們解決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但一些商家推出的“共享”,并不太接地氣,或許只是以圈錢或廣告為目的,打著共享的旗號投放的產品隨意占用公眾資源,影響市容市貌,還是值得警惕。
什么樣的“共享”才是典型的“共享經濟”
“共享+”模式和產品不斷出現,讓人不禁追問:究竟何為“共享經濟”?“共享”概念的內涵是什么?
“共享經濟的兩大內涵是資源是否流動起來,及是否運用了第三方的互聯網平臺。”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認為,目前資本涌入共享經濟市場,大多集中在日用、交通出行等生活消費型的共享商品中,如單車、雨傘等等。
江西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鄧虹的一大感受是,共享經濟是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的產物,其一大特征是資源是流動的,消費者無需將其購買就獲得使用權。
“互聯網環境下的共享經濟應該是企業(管理平臺)將供給者和需求者進行配對,資源與需求找到很好的對接。”廣西某高校教師高偉認為,確實不少所謂“共享”更接近于分時租賃,有的只是打著“共享”之名行商家盈利之實。她表示,目前“共享”概念滿天飛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移動互聯網的使用日趨便利,大家習慣使用隨手可得的服務,通過手機就能滿足的吃住行等需求成為商家盈利的增長點,不排除“共享”只是商家噱頭的情況。其次,城市公共服務沒有跟上城市生活的需求。很多城市規劃始于90年代,空間布局和發展思路比較滯后,公共服務不能滿足市民的需求,“比如城市免費公用雨傘供應不到位,促使企業萌發投放雨傘進行資源配置、租賃的想法。”
[責任編輯:葛新燕]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