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馬扎”有共享概念泛濫的嫌疑。當下共享大潮風起云涌,共享單車作為成功范例走出國門,跟風模仿者眾多,自然也難免魚目混珠。
近日,在北京東三環長虹橋北公交站附近出現一批“共享馬扎”,外形與普通馬扎無異,僅多了一個二維碼,但不到一天時間已丟失大半。公司客服表示,已料到會丟失,該行為算是公司項目的前期推廣。專家表示,“共享馬扎”并不算共享經濟,掃碼后顯示的內容應該有相關部門審核。(見8月14日《北京晨報》)
普通馬扎印上一個二維碼,便美其名曰“共享馬扎”,讓人哭笑不得。但附著其上的作用和影響不能小覷:一是為企業打了物美價廉的廣告;二是披上了公益和共享的外衣吸引眼球;三是借掃碼之便獲取了用戶信息。此外,這種未經允許、隨意投放、沒有任何約束條件的馬扎還可能有礙交通,影響市容市貌。
“共享馬扎”有共享概念泛濫的嫌疑。當下共享大潮風起云涌,共享單車作為成功范例走出國門,跟風模仿者眾多,自然也難免魚目混珠。偽共享野蠻生長、遍地開花,嚴重扭曲了共享經濟的積極意義。
共享經濟再怎么創新,也應當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在法律的框架內行事。不久前,上海禁止了“雙人騎行共享單車”上路的行為,因其違反了交通規則,“共享睡眠艙”也因安全、消防問題被叫停。就“共享馬扎”而言,不管是通過二維碼或其他方式投放廣告,都應該有相關資質以及相關部門的批準,掃二維碼后顯示的內容應該有相關部門的審核,不能隨心所欲,任性而為。
常言道,過猶不及。共享經濟雖好,也不要“貪杯”,否則將損害真正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例如作為共享經濟的領頭羊,共享單車自今年以來,因過度投放導致的負面問題激增,而在眾多共享經濟領域的項目和產品中,安全保障、服務質量、價格壟斷、個人隱私等四大方面的負面輿情事件屢見不鮮。
“共享馬扎”粉墨登場告訴我們,共享經濟亟待建章立制。職能部門要強化監管,及時制定完善規章制度,將監管端口前移,用法規來約束資本瘋狂追逐下的任性行為,防范并遏制偽共享,而相關單位和個人也不要一哄而上,與其盲目跟風,莫如潛心創新,別等潮水退去,方知自己在“裸泳”。
[責任編輯:葛新燕]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