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民的名義》不是中國版《紙牌屋》
很少有嚴肅的政治類題材、主旋律電視劇,能像《人民的名義》這樣受到各方追捧。《人民的名義》不可能是中國版《紙牌屋》,根源在于現實世界里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構筑其上的不同政治運行方式。“人民的名義”道出了我們黨權力的來源,道出了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力量之源。只有始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人民擺在治國理政、干事創業的最高位置,才能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力量,爭取更大光榮。
很少有嚴肅的政治類題材、主旋律電視劇,能像《人民的名義》這樣受到各方追捧,連看偶像劇、穿越劇的小年輕們,都跑來追劇轉粉了。這部打著“10年后反腐劇重返熒屏”“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旗號的作品,匯聚超過40位知名實力派演員,將反腐劇和政治劇合二為一,展現出當代中國政治生態及社會現實的某些切面,有人稱之為“中國版《紙牌屋》”。
文藝因時而興,與時代同頻共振。《人民的名義》和現實中轟轟烈烈的反腐敗斗爭交相輝映,直擊社會痛點、敏感點。在已播的劇集中,三條敘事線索清晰顯現:一為反腐線,檢察機關辦理重大腐敗案件,揭露貪官丑態;一為政治線,展現各個層級官員的較量,深層次描繪官場;一為人民線,講述普通工人家庭、企業家等在大時代下的種種遭遇,切中社會現實……三條線索交織并行,構成對世象百態“群像式”的真實寫照,滿足甚至突破了觀眾對“尺度”的期許,讓人大呼過癮。不過,《人民的名義》當真是中國版《紙牌屋》么?
恐怕并不能簡單做此類比。誠然,《人民的名義》與《紙牌屋》都涉及政治生態,有題材上的相似性。可往深里看,敘事內核卻大相徑庭。《紙牌屋》中,政客們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那些邪惡游戲、權力運作與經營算計,根本上是為了政客個人的利益,生動體現了“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而《人民的名義》呈現出的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對是非善惡有明確的評判標準。正如編劇在接受訪談時所說,腐敗官員滿口人民,人民在他們那里變得也就是個名詞,因此反腐敗才要真正代表人民,以人民的名義將他們繩之以法。由此來看,《紙牌屋》似乎更像是《利益的名義》,而這也恰恰是西方政治運作的核心邏輯。
《人民的名義》不可能是中國版《紙牌屋》,根源在于現實世界里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構筑其上的不同政治運行方式。“人民的名義”道出了我們黨權力的來源,道出了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力量之源。有人說,“人民”一詞,堪稱中國最具標志性的符號。走在北京長安街上,可以看到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勞動人民文化宮、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人民”二字出現在機構、建筑的名稱之中,亦深度融入了我們黨干事創業的實踐之中。“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我們黨以強烈的自凈意識開展自身建設,在前行中堅守初心;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一系列以“民生”為關鍵詞的改革持續鋪開,彰顯著“為人民服務”的底色。
“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這一語道出了我們黨持續發展壯大的秘訣所在,也點明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向前推進的關鍵所在。猶記十八大后反腐大幕拉開之初,認為搞不下去的、走走過場的不乏其人,如今幾年下來,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人民群眾滿意度高了,心氣兒也更足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堅持做得人心、順民意之事,人民群眾也將為之提供最深厚、最強大、最堅決的支持力量。這種相互關系,揭示的正是中國政治運行最樸素的邏輯。放眼當下,我們黨和國家還面臨著諸多難題有待破解,只有始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人民擺在治國理政、干事創業的最高位置,才能凝聚起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爭取更大光榮。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現實往往比文藝作品更生動細微,也更復雜多元。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13多億人民的生活之中,無不充盈著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影視劇終會演完,但那些關注著“人民的名義”的目光不會遠離,那些為“人民的名義”而不懈奮斗的故事也不會落幕。以人民的名義,讓我們將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發展的每一個篇章,這片古老的土地一定會升騰起更加絢爛的未來。
[責任編輯:李帥]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