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中年危機”就是社交網絡時代的青春傷痕文學——它由網民共同創作、集體傳播、自我賞鑒,在自己的群體里面形成了一個閉環。展示傷痕就是渴望安慰,正如在朋友圈晾曬受傷,是為了得到一個擁抱——哪怕是虛擬的表情包。
近期在中國網絡上出現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80后90后紛紛自嘲為中老年人,以至于“25歲中年危機”竟然成為一個熱詞。
這個熱詞的走紅,是一次成功的網絡行為藝術。最初它是打著權威消息來源的名號出現的。《新華每日電訊》的一篇文章被巧妙地修改了標題,社交網絡上的文章據此進一步發揮稱,根據幸福感,青年被重新定義在“15歲到24歲”。其實,相關報道的原話是這樣的:“澳大利亞人的幸福程度或生活滿意度隨年齡變化呈一條U型曲線,高峰處于15歲至24歲之間和75歲以后這兩個年齡段。”
假設上述關于幸福感的描述屬實,并且適用于世界各國人民,那么25歲到74歲之間就是幸福感相對低谷的時期,稱它為“中年危機”,從情感上似乎也說得通,并且具備觸發網絡流行的條件。觀點夠粗暴,邏輯沖突性強,你肯定不信,卻又很愿意假裝相信并進一步通過在網絡上調侃和分享它。
24歲以下的年輕人對于“變老”的淺淺焦慮是有的——只不過跟真正的中年人害怕變老不一樣,他們的焦慮集中體現為“不想長大”,所以“25歲中年危機”有“真”的一面,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句明顯導謬的結論反而得到了無厘頭式的追捧。
25歲能算中年嗎?慣常語境下,誰都不可能說那是中年。從中國通常的受教育年齡看,22歲本科畢業、25歲碩士畢業,仍是主流。但的確,漫長的教育經歷消耗掉了一個人最富有青春激情的時光,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一方面年華逝去,都想惜取少年時,另一方面又尚未經歷社會生活,很容易為賦新詞強說愁,從這個意義上講,“25歲中年危機”就是社交網絡時代的青春傷痕文學——它由網民共同創作、集體傳播、自我賞鑒,在自己的群體里面形成了一個閉環。
展示傷痕就是渴望安慰,正如在朋友圈晾曬受傷,是為了得到一個擁抱——哪怕是虛擬的表情包。對“25歲中年危機”的自嘲與調侃,掩飾不了一代青年柔弱的內心,他們作為一個群體,盡管還沒有正式步入社會歷史舞臺,但躍躍欲試的心態已經顯露,然而面對時光,他們有著和前幾代一樣的焦慮,甚至更為焦慮。“25歲中年人”是不想長大的,矛盾的是,當他說出“不想長大”的時候,亦同時瞥見了青春的背影。“25歲中年危機”的自嘲,是希望透過假裝地確認慢慢“自我確認”,中年尚未到來,但早晚是要來的,請給我安慰。
賣萌有兩種,一種是正向的賣萌,所以在網絡上,嬰幼兒表情包和幼稚化傾向都很受歡迎,還有一種是反向的賣萌,把某種趨勢極端化給人看,希望有人出手來阻止這種趨勢,進而得到心靈的安慰。“25歲中年危機”屬于反向的賣萌,它和“空巢青年”一道,精妙地刻畫了一代青年的生存狀態。
[責任編輯:李帥]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