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考志愿屢遭篡改暴露填報程序漏洞
山東省菏澤市單縣考生陳某因篡改同班兩名同學高考志愿,被警方刑事拘留——這已是2016年高考志愿填報期間,山東曝出的第二起志愿篡改事件。
被同學修改志愿的常升,已經收到了陜西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讓人欣慰。但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同樣是在山東,又一起篡改同學高考志愿的新聞被曝了出來,竊取密碼、修改志愿、增加升學機會……類似的情節,一樣的橋段,實在令人詫異。
關于如何規避高考志愿被篡改,我們在制度層面上反思了太多,這些反思當然有意義,但不得不說,我們似乎忽視了一些表面問題。比如,為何高考志愿會這么容易被篡改?為何總是等到錄取結果出來后才能發現?
高考志愿屢遭篡改已經證明,山東現行的志愿填報程序存在漏洞。對比各地的志愿填報模式后,會發現山東省高考志愿的填報程序,確實有些簡單。不妨以河南為例,稍加對比。
作為在河南參加高考的學生,我知道在河南,填報高考志愿后有一個現場確認環節,就是把考生填報的志愿打印出來,現場親自簽字確認,不簽字的志愿則會被視為無效志愿,不會進行投檔。毫無疑問,假如有考生的志愿被篡改,來現場簽字確認的時候就可以立刻發現。
當然,這也不能確保志愿填報萬無一失,但該環節卻能最大程度地做到止損。原因在于,從現場簽字確認到模擬投檔,中間還有幾天時間,而一旦發現志愿被篡改,考生可以立即報案,并同時向省招辦反映情況,只要經警方查證屬實,招辦會立刻給學生再次修改志愿的機會。
反觀山東省的高考志愿填報模式,這一環節明顯是缺失的。除此之外,要防止高考志愿被篡改,在程序設計層面上,還可以做得更好、更周密。比如,志愿填報完畢后都有短信提醒,為何修改后卻不會有短信提醒呢?再比如,不管是填報志愿還是修改志愿,能不能增加短信驗證碼的環節,讓安全閥再往前移呢?這些都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但對保障高考志愿的安全,卻非常有效。
其實,更讓人擔憂的是,像山東這樣的高考志愿填報程序,不只山東獨有。全國各地都應引以為戒,盡快把高考志愿填報程序中的漏洞給堵上。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