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銀行卡信息安全事件頻發,一些消費者遭遇財產損失。專家表示,目前銀行卡信息盜取、買賣等已形成黑色產業鏈,許多互聯網企業由于在安全防范上存在漏洞,淪為“黑客”和不法分子盜取用戶信息的主要渠道,給金融安全帶來重大危害和隱患,對此應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卡在身上,錢卻莫名其妙地被轉走了”,黑客5分鐘就可以在網上獲取1000個銀行卡卡主的姓名、卡號、銀行密碼、身份證、電話號碼等信息,近日曝光的一系列銀行卡信息安全事件,給當前脆弱的信息安全防范敲響警鐘。
據介紹,不法分子通過偽基站發送釣魚短信、免費WIFI竊取個人信息、改裝POS機提取銀行卡信息等手段,可輕易盜取用戶銀行卡信息,然后肆意竊取用戶財產。
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新型網絡騙術層出不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網絡詐騙產業鏈的形成。當前我國網絡詐騙的“黑色年產值”巨大,黑色產業鏈不僅人數眾多,且分工明確,包括開發制作、批發零售、詐騙實施和分贓銷贓等不同環節。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會長談劍峰近日指出,現在許多銀行卡信息泄露主要是因為線上的技術問題,黑客有多種方式可以通過網站竊取用戶數據。在安全防護上,國內許多網站做得并不到位,大量用戶數據正是被互聯網公司泄露出去的。為防止信息泄露,至少對從事公共服務類的網站要有相應的安全要求。
目前,國內網站安全形勢不容樂觀。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2015年共掃描各類網站231.2萬個,其中,存在安全漏洞的網站為101.5萬個,占掃描網站總數的43.9%;存在高危安全漏洞的網站有30.8萬個,占掃描網站總數的13%。
據上海銀行系統一些人士介紹,傳統銀行業的信息安全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下,總體上相對做得比較好。然而由于許多用戶信息是經由互聯網企業被泄露出去,不法分子再通過“黑色產業鏈”進行網絡詐騙和資金盜刷,銀行也往往成為受害者。
信息安全專家建議加強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根本上保障個人隱私,并對違法現象進行嚴厲打擊。
談劍峰表示,金融機構在安全技術上要與時俱進,要解決便捷性與安全性的平衡。建議身份認證數據應由統一部門管理,用戶拿到唯一的密碼,再通過密碼在互聯網公司進行傳統認證,網站只能看到密碼,而不能擁有實際數據,從而避免用戶真實信息泄露。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凱表示,要加強企業安全意識和公民信息安全意識。一方面,企業應重視信息安全,在創新的同時要考慮信息、數據的安全。另一方面,大眾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對自身信息進行保護,比如不明鏈接不點、密碼分級管理等。
[責任編輯: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