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在即,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和亮點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比如“互聯網+”。“互聯網+”,是2015年的新概念,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更是信息時代大潮下社會發展的必然走向,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互聯網+”不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簡單相加,而是以互聯網為平臺,使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并創造衍生出新的行業和新的發展生態。“互聯網+零售業”的新生行業“微商”,就是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大舞臺,將零售業推向新高度的成功案例。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不是一句空話,“互聯網+”代表了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和新的社會形態,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上的優化和集中作用,“互聯網+”將成為我國經濟的新驅動和新增長極,使我們迎來網絡經濟的新時代。面對社會發展的新風向,我們當以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視野、奮進的精神和積極的心態去擁抱“互聯網+”潮流。
要勇于當先,打造“互聯網+”政務新平臺。與互聯網行業開展合作,利用網站、微信、手機軟件等多種形式打造一站式新型政府服務體系,將政務交流、政務服務融為一體,通過互聯網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從水電煤氣到土地流轉等各方面實現對政府政務的統一管理,增強行政透明度,加快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
要敢于作為,推動傳統行業加速融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政府為主導,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深度拓展互聯網與傳統各行各業和經濟領域融合,協助企業轉變經營思維,為傳統行業提供更多接觸互聯網的機會, 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和技術支持來為企業擁抱“互聯網+”保駕護航,打造一批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企業,通過互聯網加快企業的轉型和結構升級。
要深挖人才,保持“互聯網+”活力常新。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對創造性人才的重視,推動建立“互聯網+”人才基地,與互聯網企業建立長期的人才交流機制,定期為當地企業培訓“互聯網+”相關人才和在職員工的再培訓,避免跨界融合性人才的匱乏。以此保障“互聯網+”企業得以安全落地,活力常新。
要加強政策引導,建立“互聯網+”長效機制。只有立足于長遠目標,建立長效機制,將法律法規約束和政策引導有機結合,才能使“互聯網+”形成真正有效的先進生產力和創新能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互聯網+”不是簡單的“觸網”,只有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等各領域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才能真正成為我國市場經濟創新和發展的新引擎,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強推動力。我們要加深對“互聯網+”的高度認識,把握網絡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加強對“互聯網+”的引導和支持,將“互聯網+”這股活水引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買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