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觀察" />
五中全會閉幕,公報令人耳目一新: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一場工業革命,讓中國成為落后國家。信息革命給了中國一次反超的機會。但機會能不能抓得住,還得看怎么做。截至去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從網民的絕對數量來看,中國無疑是網絡第一大國,但從普及率來說,我們距離網絡強國仍有不小的距離,拋開一些人口較少的國家不談,美國未聯網人口已經下降至總人口的15%,歐洲的互聯網普及率為75%,這些數據都表明了中國網絡發展仍存在長足的進步空間。
國家有需要,這給青年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開啟了一扇報國之門。中國城鄉和區域之間存在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同樣展現在網絡空間。廣大農村、西部貧困地區居民與網絡世界之間存在一條巨大的鴻溝。網絡本身突破了地域、空間等的限制,理所應當應成為打破城鄉二元體制的有力工具,解決城鄉網絡接入鴻溝,實施網絡強國戰略,抓住世界新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機遇,加快寬帶中國、智慧中國的建設,發揮城市星羅棋布,帶動腹地發展的作用,促進城鄉一體化和區域梯度發展,實現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和現代農業同步發展,將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解決中國的問題,網絡是一個抓手。
網絡強國戰略助推偉大中國夢,還體現在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很多細節。網民接入設備多樣化;網絡理財常態化;互聯網應用蓬勃發展;網購移動化、全球化;網絡文學與其他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等。一如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關系,如果說原始社會是石器時代,奴隸制社會是青銅器時代,封建社會是鐵器時代,工業化社會是蒸汽、電氣時代,那么今天的信息化社會無疑就是網絡時代。
縱觀我們的身周,網絡技術充斥了每一個角落,購物消費上淘寶,旅游吃飯可以美團,即時通訊用騰訊,甚至網絡上不乏銷售車、房等傳統大件商品的超級市場,衣、食、住、行都有網絡存在的痕跡。足不出戶,網絡技術就讓大家生活在十九世紀科幻小說中都未曾也未敢想象的便利世界。事實上,早在2000年,美國朗訊科技公司貝爾實驗室就作出了精確的預測:15年以后半導體和光通信的應用最終成為現實,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將達到高峰期,人類真正進入信息化社會。
誠然如是,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十二五”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大亮點》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互聯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升,位居全球前列;網絡零售交易額規模躍居全球第一,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互聯網帶動電子信息相關產業市場高速增長;中國互聯網企業市值規模迅速擴大……這一系列事實揭示了互聯網將涵蓋越來越多的經濟產業,互聯網正無可否認的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驅動力。在這種背景下,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和就業的主要機會將更多的來源于網絡產業,傳統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逐步下降,網絡產業將逐步壓倒一切傳統工業而成為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互聯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機遇。誰真正做到互聯網+,誰就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產業這樣,經濟是這樣,國家是這樣,青年也是這樣!(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蔣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