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近日發布旅游提示,希望游客堅決抵制不合理低價游。然而,面對不合理低價游,必須找準病根。消費者擦亮眼睛、自覺抵制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相關政府部門必須拿出整治決心,對不合理低價游背后的商業賄賂亮劍,鏟除不合理低價游的生存土壤。
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不合理低價游、零團費現象就出現在“新馬泰”線路等國際旅游市場,隨后逐步向國內旅游市場蔓延。愈演愈烈的零團費、低團費現象,旅行社殺雞取卵、短期牟利的行為盛行,游客成為待宰羔羊,景點形象和旅游體驗也被破壞,造成多輸的局面。
旅行社不會做虧本生意,不合理低價、零團費招攬顧客背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生意經。旅行社看似虧本銷售旅游產品后,通過引導或強迫消費者在指定場所購物、消費,用旅游經營者的購物回扣和自費活動返傭,彌補成本并獲得利潤。有的組團旅行社,甚至將旅客“轉賣”給導游,收取人頭費牟利。導游為了賺回成本及利潤,同樣要依靠回扣,設法讓旅客多購物。游客購物多,服務態度就好;購物少,便冷嘲熱諷。獲取旅游經營者的回扣,成為不合理低價旅游的生存土壤。
從法律的角度講,一些回扣是不折不扣的商業賄賂。旅游法明確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誘騙消費者,并通過安排購物或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當下,應當將“吃回扣”作為整治旅游市場的重點。回扣土壤不鏟除,處罰再多簽低價游合同的消費者又能管多大用?
斬斷商業賄賂之根,才能鏟除不合理低價旅游的土壤,這是讓旅游市場回歸正常的治本之策。相關執法部門應當鐵腕整治商業賄賂,重點從旅行社和旅游經營者入手,把法規不折不扣落實在每一單旅游合同、每一次旅游服務中,才能優化旅游市場環境,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每一次出游更舒心。(記者歐甸丘、陳尚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