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農業一定能帶來規模效益嗎?在許多人的認識里,這幾乎不成為一個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種植規模過小固然難有太多利潤,種植規模過大獲得的也可能是“虛假利潤”。所謂“虛假利潤”,是指這些利潤并不是來自種植業本身,而是來自政府的補貼或獎勵。(8月3日半月談)
規模農業是走產業化發展之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經濟效益和收入水平的重要路徑,為此國家及地方政府都出臺了一些補貼政策予以鼓勵和扶持。然而,現實中卻出現了規模越大、收益越低甚至虧本的尷尬,不少種養大戶只能指望政府補貼來實現“盈利”,結果不但使大戶們陷于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而且政府也陷入不得不追加補貼維持規模農業和維系“虛假利潤”的怪圈。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被動局面,表面看是一味追求規模大的后果,一方面,一些種養戶或單位存在規模越大、越能產生規模效益的認識誤區,另一方面,政府以規模論補貼、規模越大補貼越多的政策造成誤導,兩種因素的疊加驅使之下,催生不顧自身實際動輒上馬數十、數百甚至上千畝種養規模,由于資金、人才、經驗和駕馭力等方面的匱乏,自然很難達成預期的經營目標。
透過農戶和政府熱衷“貪大”現象不難發現,“虛假利潤”很大程度上是粗放經營和粗放補貼所致。正如種植戶張保華表示,種地較少時精耕細作,每畝能有500元利潤,種得多時就只有兩三百元利潤甚至更低。而諸如“凡種植水稻或小麥150畝以上、4000畝以下的,每畝補貼230元;4000畝以上的,給予定額補貼100萬元”之類補貼政策的誘惑力,必然助長片面追求大規模種養的盲目性。
因此,要打破規模農業“虛假利潤”怪圈,既追求國家財政補貼效果最大化,又保護農民發展規模農業的熱情,使農業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經營漸入佳境,講求“適度規模”顯然相當必要,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做到兩個“精細”,一個是農戶的“精耕細作”,有多大力氣挑多大擔子,不但要挑起來而且能夠穩步向前走,另一個是政策的“精細補貼”,切實改變唯規模至上的補貼政策和單純給錢、給物的粗線條補貼辦法。
作為農民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適應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現代化形勢發展要求的現代農民固然很有必要,而作為政府更要探索用好補貼政策助推規模農業發展的新思路、新對策。首先要改變單純看面積、規模確定補貼標準和考核政策的辦法,更加重視對高效農業的鼓勵和支持,引導農民在增收、增效上多做文章,否則難免越補越虧、越虧越補兩頭吃力不討好;改直接補貼為間接補貼,加大農業新科技應用、規模種養經營管理知識技能的培訓,通過“技能補貼”、“服務補貼”等不斷提高規模農業含金量。(范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