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根據公報,2014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0.99萬所,比上年增加1.13萬所,在園幼兒(包括附設班)4050.71萬人,比上年增加156.02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208.03萬人,比上年增加19.52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0.5%,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相比2010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56.6%,在過去四年間,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提高13.9個百分點,這是值得肯定的成就。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投入學前教育的勢頭有所放緩,而且,目前學前教育有超過50%還依靠民辦學前教育,要提高學前教育的普惠性,還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投入,提高毛入園率,以及公辦園的保障力度。
不妨來看公報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0.99萬所,其中,民辦園13.93所;幼兒園比上年共增加1.13萬所,其中,民辦園增加5831所。民辦園在園兒童2125.38萬人,比上年增加135.12萬人。以此計算,民辦園占幼兒園數的66%,公辦園的增加數量5469所,略少于民辦園,而在民辦園就讀的兒童,增量卻比公辦園多得多,民辦園在園幼兒增加135.12萬,而公辦園只增加30.9萬。也就是說,2014年的毛入園率增加,主要依靠的是民辦園。
2010年,國務院針對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發布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制定實施學前三年行動計劃,增加學前教育資源。客觀而言,在過去幾年間,各地都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一定程度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但必須意識到,政府的投入還遠遠不夠,有的地方公辦園的比例很低。
由于學前教育為非義務教育,且很難在短期出政績,有的地方政府并不愿意為之加大投入,而希望用社會資金解決,國家對地方政府投入學前教育也缺乏強制性約束。多年來,筆者一直建議要把一年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以此強調政府的投入義務和責任,但這一建議并沒有被采納,也導致各地發展學前教育很不均衡。重視學前教育的地區,如上海,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早在2009年,學前教育經費總支出就占全市教育總支出的8.04%,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在學前教育的分配比例為7.93%,公辦學前教育的保障比例(幼兒在公辦園比例)達80%。而一些不重視學前教育的地區,到目前為止,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投入不到教育總經費的3%,公辦學前教育的保障比例不到30%,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舊嚴重存在。
值得警惕的是,隨著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的結束,有的地方政府推行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的積極性不高。雖然學前教育入園率達到70.5%,但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任重道遠,需要政府部門重視學前教育發展,持續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
一方面,各地應明確對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比例,至少應達到教育總經費的5%,以此作為保障學前教育普惠性的基礎;另一方面,各地應根據實際,在國家沒有規定實行一年學前義務教育的背景下,有條件的地區可推行一年免費學前教育,實行學前教育券制度,對民辦學前教育給予扶持,以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的供給。(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