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視覺
我國大量的金融資源集中在銀行體系,銀行業占金融資產的比例超過90%。長期以來,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企業發展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實體經濟融資的主渠道。如果這條渠道有“堵點”、不暢通,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就難以得到滿足,對穩增長、調結構帶來不利影響。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針對實體經濟反映強烈的貸款難、融資難問題,我們從今天起推出“把錢花到實體經濟上”系列報道,找到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過程中的幾個“堵點”,采訪有關企業和專家,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堵點”形成的原因以及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尋求讓資金更順暢流入實體經濟的解決之道。——編 者
6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對“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標準的商業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近年來,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國家先后采取了銀行定向降準、稅收定向優惠、財政定向補貼等定向“輸血”措施,但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制約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瓶頸究竟在哪兒?如何能讓定向“輸血”更暢通?
利率高,貸不起
“不借等死、借錢找死”,小微企業陷入貸款糾結
曹勇是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去年3月,他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注冊成立了海思泰科科技有限公司,因為從事的是前景廣闊的車聯網業務,很多風投基金愿意提供資金支持,曹勇卻說:“風投資金雖然拿著輕松,但會分散公司股權,影響長遠發展,將來股權撤出時也會造成資金壓力,我們更愿意找銀行貸款。”
然而,跟幾家銀行打過交道后,曹勇放棄了最初的想法。“我們屬于輕資產行業,可抵押的有形資產很少,只能申請信用貸款,但銀行認為信用貸款風險高,就要求高額的利息和手續費,企業根本承受不起。”
曹勇的情況并非個案,民建中央在今年兩會期間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只有10%左右的小微企業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利率普遍上浮約30%,融資成本達15%左右。其余90%的小微企業主要靠小貸公司和民間借貸獲得資金,融資成本在25%左右,應急式的過橋貸款利率更是高達40%以上。
目前小微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在8%到10%之間,對于資金成本高于10%的貸款,小微企業是難以長期承受的。高企的融資成本擠占了企業狹窄的利潤空間,大量處于“生死線”的小微企業陷入“不借等死、借錢找死”的信貸糾結。
很多人不解:在國家一系列降準、降息的動作后,小微企業的貸款成本為何依然居高不下?
“雖然近來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狀況相對寬松,貨幣市場利率水平明顯回落,但并非一定會同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介紹說,在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影響下,近年來銀行存款增速明顯放緩,銀行要用理財產品發行等手段來吸收存款,推高了銀行的負債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貸款利率下行的步伐。
此外,隨著居民投資理財意愿增強和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部分釋放出的流動性并沒有進入實體經濟。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市場資金量有限,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狀況,必須優化信貸投向,如果市場中的資金大部分流入房地產,自然會推高企業資金成本。
“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應當像支持進出口、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一樣支持小微企業融資。”連平建議,國家應成立專門針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性銀行,通過財政貼息、定向寬松等措施,把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真正降下來。政策性銀行制定的利息價格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決策,從而發揮平抑融資成本的作用。
貸款難,等不起
“貸不管批、批不管貸”,一筆貸款要報到省級分行才能獲批,訂單早就飛了
山東威海寶爾電器公司是一家生產變壓器的小微企業,“客戶訂單一般要求我們墊資生產,但銀行審批時間太長,有時等貸款批下來就貽誤了商機。”公司法人代表顧子敬介紹,企業申請一筆貸款,不僅要提供財務報表、驗資報告等各種材料,還得找人提供擔保,這一切都辦齊了,銀行要層層審批,等貸款下來,訂單早就飛了。
廣發銀行日前發布的《中國小微企業白皮書》顯示,55%的小微企業主希望能夠在一周內完成放貸,否則就會影響企業正常運作。年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時間承受度相對較強,但平均也需要在14天內解決。
目前,銀行正常的企業貸款從審核、抵押到放貸,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遇到額度緊張時,等上兩三個月也十分普遍。一些小微企業被逼無奈,只能先承受民間借貸的高額利息,等銀行貸款批下來再償還民間借貸。
我國銀行業普遍實行“審貸分離”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發放貸款和審批貸款至少要由兩級機構完成,一筆貸款先由支行審核資料,然后報到地市級分行才能審批,部分銀行甚至要求到省一級分行才能審批。這就造成熟悉小微企業實際情況的支行沒有審批權,而掌握審批權限的分行不了解情況,在相互牽制中,貸款審批效率大大降低。
“從風險控制角度看,審貸分離有其合理性,避免一家機構獨攬審批和發放的權力,但也造成實踐中效率低下、責任不清的問題。”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告訴記者,對“審貸分離”模式的爭議由來已久,特別是對于小微企業這種資金少、時間緊的貸款需求,已經體現出不適應的方面,目前發達國家部分銀行開始探索“審貸合一”的模式,通過加強一線的支行責任,讓最熟悉企業情況的人審批貸款,提高審批效率。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本市場完善,相當一批銀行要靠小微企業才能生存發展。”郭田勇建議,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和民營銀行,為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并倒逼整個銀行業進行機制創新,開發出能夠滿足小微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
放貸嚴,貸不到
“寧可不貸、不能貸錯”,經濟增速放緩,大銀行對小微企業很謹慎
相比高企的利率和復雜的手續,拿不到貸款更是令小微企業揪心。
“銀行都在強調風險,雖然我們訂單充足,效益很好,但一聽我們是民營企業,銀行就顯得十分謹慎。”湖南一家汽配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經濟大環境不好,但自己企業是上海大眾的A級供應商,并沒有受到太多影響,訂單需求依然旺盛,本想爭取銀行資金擴大規模,但銀行仍然以防控風險為由拒絕了貸款要求。
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商業銀行出于資金安全的考慮,普遍把防控風險放在了首要位置,這其中,小微企業因為規模小、抵押物少,更成為風險防控的重點對象。
“國有企業貸款出了問題,我好歹能找到負責人,要是小微企業出問題跑了,我能找誰去!”一家股份制銀行的支行行長告訴記者,現在大環境不景氣,總行收緊了貸款控制指標,作為一線經營的支行壓力最大,只要貸款出了問題,行長要先免職,等貸款追回來再處理,免職期間只發2000元的基本工資,所以現在對于小微企業是“寧可不貸、不能貸錯”。
“小微企業缺少有形資產,在社會整體信用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銀行更喜歡有實物擔保的抵押貸款。”楊馳說,除了抵押物,傳統的銀行貸款審核機制,也制約著小微企業。目前貸款審批過程中,銀行對企業審查主要看財務報表,要求企業最好像上市公司一樣公開透明,而初創時期的小微企業大多沒有這個能力。
“很多小微企業只有不到10人,再去請五六個人專門作財務報表并不現實。”楊馳認為,銀行應嘗試調整貸款審核機制,不要讓一張報表卡死小微企業的貸款通道。
專家普遍認為,當前,銀行依然是社會融資主渠道,真正解決小微企業貸不到款的問題,還應在增加供給方面下功夫。
“不能期望所有問題都由大型銀行解決,中小銀行才是解決小微企業貸款的主渠道。”連平說,不同發展規模的銀行有著自己適宜的客戶群體,不能要求所有小微企業都去找大銀行借錢,民營銀行和小貸公司恰恰可以填補大型銀行的不足。
比如,初創期的小微企業,融資風險比較大,對于小貸公司來說,做小微企業信貸不良率在3%—5%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對大型上市銀行來說難以接受,因此由風險容忍度較低的上市銀行來主要擔當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是不合適的。
近年來,我國小額貸款公司呈現爆發式增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但目前主要的定向“輸血”措施,都是作用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因為不屬于金融機構,“只貸不存”,即使能從銀行得到融資,也不能享受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而只能依照企業貸款利率,加上銀行貸款對抵押、擔保要求很高,小貸公司融資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均偏高。
據測算,小額貸款公司目前的貸款年利率一般在20%左右,雖高于銀行,但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導致歸屬于公司的利潤較低,經營小額貸款公司的利潤,有時甚至比不上傳統的制造業。為追求更高的利潤,部分小額貸款公司也將目光瞄向了高利潤的“大訂單”,央行跟蹤的數據表明,一些地方開始出現“小貸不小”的情況,個別省份戶均貸款50萬元以上的業務占比超過90%。
連平建議,國家應當降低村鎮銀行設立門檻,鼓勵小額貸款公司積極轉為村鎮銀行,讓其享受到應有的小微企業貸款支持政策;同時大力發展客戶定位為小微企業的民營銀行,實現與大型商業銀行的差異化競爭,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記者 吳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