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與會者用了一天時間,圍繞會議主題和三大議題進行了熱烈而富有成果的討論,就亞太發展愿景和亞太經合組織合作方向等問題深入交換看法,達成許多重要共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閉幕辭中,對會議討論情況進行總結,指出與會各方回顧了亞太經合組織的歷史成就和寶貴經驗,展望了亞太長遠發展愿景和方向等等。
“當我們回顧雁棲湖會議這段歷史時,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做了應該做的事。”習近平這話親切、準確而包含巨大信息量。何謂“做了應該做的事”?不回避熱點甚至敏感話題,比如共同應對大規模流行性疾病、恐怖主義、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宏大敘事背后,浸潤著點滴民生,比如最大程度地滿足民眾需要——決定實施跨境教育、商務旅行卡、跨境旅游等新倡議,讓太平洋兩岸更多普通民眾從中受益。
許多年后,梳理APEC會議的歷史,人們會記住《北京綱領: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5周年聲明》這兩份成果文件,因為它們進一步明確了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發展方向、目標、舉措。還會記住《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這一里程碑式文件,按照該藍圖,亞太各成員在2025年前實現加強硬件、軟件和人員交流互聯互通的遠景目標。除此之外,更會記住中國,記住北京,記住習近平穿梭的身影。
有人說,APEC領導人第二十二次非正式會議——在這場中國“新改革元年”最大規模的國際盛會上,最忙碌的身影當屬“主場外交”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11月10日的歡迎晚宴,直到11日傍晚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習主席度過了繁忙的24小時。可以說,一場帶有習近平鮮明風格的“習式外交旋風”勁刮全場,切實推動著APEC進程。這種席不暇暖式的繁忙,是因為主場外交,朋友來了自然好好招待;繁忙,是因為大國責任,在大家庭中,與“同事”共事就應該盡職盡責;繁忙,更是抒發良好祝愿并為之辛苦努力。
眾所周知,“互聯互通”是此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三大重要議題之一。互聯互通是一條腳下之路,無論是公路、鐵路、航路還是網絡,路通到哪里,我們的合作就在哪里。互聯互通是一條規則之路,多一些協調合作、少一些規則障礙,我們的物流就會更暢通,交通就會更便捷;互聯互通是一條心靈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會越講越明白,事情也就會越辦越好辦。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互聯互通的重要性,與我們生活的地區和我們每個人的未來息息相關,它能直接提高我們的人生品質。
很顯然,無論實現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使“亞洲的夜空燈火輝煌”,乃至于建設一帶一路,都離不了互聯互通。正如習近平在閉幕辭上所強調,“我們將按照藍圖構想,加大投入,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復合型亞太互聯互通網絡,為實現亞太長遠發展夯實互聯互通的基礎。”
今年是APEC成立25周年,這次的APEC會議能夠取得豐饒成果——有人總結出十大成就,比如互聯互通、亞太自貿區、中美分歧管控、反腐宣言,這是發揚這種求同存異,彼此尊重,互信合作、包容的結果,也與東道主中國的自信、大度、開放和透明信息相關。我們看到習近平有多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提法,“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也是伙伴”,“變贏者通吃為各方共贏”,“伙伴意味著‘一個好漢三個幫’,一起做好事做大事,朋友多了路才好走”……當今之世,這種提法極富現實針對性也具有前瞻性。
多做應該做的事,亞太夢就不遙遠,這次會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亞太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世界從未像現在這樣需要一個和諧、穩定、繁榮的亞太。實現亞太和平、穩定、發展和共同繁榮,這是亞太人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愿望。如果說愿望是紙面上的規劃,那么行動才是實現愿望的唯一路徑,因此,惟有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打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鞏固亞太地區全球增長引擎地位,開創亞太未來合作新局面,才能實現亞太地區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