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新聞”話題近來受到熱議。新聞成懸疑,奧妙在標題。“懸疑新聞”背后,一定會有“標題黨”操盤。
“湖南一產(chǎn)婦裸死手術臺上 病房反鎖醫(yī)生逃跑”“武漢一小伙公交車上未讓座 遭多名老人暴打”“母親挑扁擔來看兒子 兒子嫌她太丑不見”……這樣一些措詞過猛而有違常情、有悖常理的標題,會是真的嗎?就在你滿腹狐疑點開鏈接的同時,你已經(jīng)在不經(jīng)意間,成就了“標題黨”。
什么是“標題黨”?起初,“標題黨”泛指那些利用各種頗具“創(chuàng)意”的標題賺取點擊率的網(wǎng)民和網(wǎng)站管理者。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聞事件在熱炒之后遭遇輿情反轉,人們在大呼上當之余,自然而然地就把那些轉發(fā)或轉載新聞時,故意擬制聳動標題以吸引眼球的媒體記者、網(wǎng)站編輯、微博博主等,歸入“標題黨”之列。人們現(xiàn)在提及“標題黨”,基本就是指這一類群體,而且毫無疑問地含有貶義。
標題被稱為文章的“眼睛”,也是新聞的“面孔”。好的標題,提煉了文章主旨,濃縮了文章主題,可謂整篇文章的“點睛之筆”。網(wǎng)絡信息浩如煙海,人們往往一目十行、無暇細讀,很多時候只能瀏覽一下標題。這時,一個精準、生動的標題,就成了人們檢索和獲取信息的一把鑰匙。反觀“標題黨”們制作的標題,常常看上去很抓人,點開之后才發(fā)現(xiàn)完全名不副實、文不對題。“標題黨”們往往偏離新聞事件本身,故意劍走偏鋒,或斷章取義、摘其一點不及其余,或故弄玄虛、竭力迎合獵奇心理,或低俗煽情、用隱晦暗示吸引眼球,或戲謔惡搞、不惜歪曲事實真相。這樣的標題浪費了讀者時間,捉弄了讀者感情,大多數(shù)人都對此很反感。
更有甚者,一些“標題黨”熟諳“輿論熱點+社會痛點=新聞賣點”的操作套路,刻意迎合社會上“仇官”“仇富”等不良心態(tài),制作帶有明顯傾向性、誤導性、煽動性的標題,消費公眾情緒,挑戰(zhàn)道德底線,激化社會矛盾。一些網(wǎng)民在事實尚不清楚、真相還在調查的情況下,就被一個個捕風捉影、似是而非、問號還來不及刪去的標題煽動得群情激奮,不分青紅皂白,對新聞當事人拍磚、謾罵甚至人肉搜索,很多時候還會因為當事人的官方背景、特殊身份,上升到對社會、政府、體制的無端責難。對于這種非理性傾向,顯然不能簡單地把板子打在被誤導的網(wǎng)民身上,“標題黨”罔顧公義、煽風點火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所謂“網(wǎng)絡戾氣”的滋生,與“標題黨”脫不了干系。從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習慣性懷疑”“暴戾狂躁癥”和“看客心態(tài)”等一些社會病態(tài)心理,也因為“標題黨”現(xiàn)象而傳染、蔓延,成為撕裂社會共識、加劇社會對立的一個隱形推手。
網(wǎng)絡時代,“注意力本身就是財富”,吸引眼球、賺取人氣、謀求商業(yè)利益,只要走正道,都無可厚非。媒介環(huán)境、輿論生態(tài)不斷變化,新聞媒體間的競爭日漸加劇,都不能成為挑戰(zhàn)道德、法律和公序良俗的理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懸疑新聞”也好,“標題黨”也罷,個中的伎倆可以蒙人一時,但遲早會讓人心生厭惡;可能賺取一時的點擊率,但終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