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近期對爭議兩年之久的蕭縣原縣委書記毋保良案做出終審裁定,該縣80多名“送禮干部”被免職。據(jù)稱每逢年節(jié),從縣級領導到科級干部“爭先恐后”“成群結隊”給縣委書記送禮。雙方均稱對當?shù)仫L氣感到無奈。(9月4日新華網(wǎng))
收禮不對,送禮也不對。然而在看望領導、溝通感情、協(xié)調(diào)工作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送禮之風還是難以杜絕。成群結隊給縣委書記送禮,如此景象讓人難免想起古代社會官老爺“三節(jié)兩壽”時的門庭若市。
對于送禮問題的處理,過去往往以處理收禮者為主,送禮者只要坦白從寬老實交代往往都能被網(wǎng)開一面。尤其是遇到類似于蕭縣這樣的腐敗窩案,更是以維護官場穩(wěn)定為由從輕發(fā)落。相比于慣常處理此類問題的手下留情,80多名領導干部因送禮被免職所帶來的震懾作用不言而喻,對于消除送禮收禮陋習的意義更是非同尋常。
嚴格來講,無論是原縣委書記還是那些送禮的領導干部,都是送禮這種陳規(guī)陋習的受害者。明明知道風氣不正,可卻無奈為之,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同時也是基層的政治生態(tài)。作為基層主官的縣委書記,其為官理念和個人修為至關重要。我們很難想象,一群掉進送禮染缸的官員會獨善其身不去收禮。從這個意義上講,免去那些“送禮干部”的職務既是對送禮者的一種懲戒,更是對官德的一種修正。
只打老虎不打蒼蠅,只抓主謀不抓同謀的后果只能讓不正之風如野草一樣重生。相比于收禮者,送禮者似乎很無辜,可換而言之,如果沒有送禮者的挖空心思,收禮者又怎么會對收禮習以為常。從某種意義上講,處理送禮的領導干部比處理收禮的領導干部更能正本清源。
對送禮領導干部就應該“零容忍”,這既是制度的要求,也是黨性的要求。蕭縣80多名送禮領導干部被免職,場面的確很壯觀,很解氣。但關鍵還是要扎緊制度的籠子,形成不能貪、不想貪、不敢貪的制度機制。(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