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資委“四項改革”試點單位的公布,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大幕也正式拉開。
實際上,在國務院國資委沒有正式對外公布試點名單前,地方早已經趕在中央的前面,提出了比較具體的國資國企改革方案,如上海、廣東、江蘇等。所不同的是,一方面,各地所制訂的方案在目標和要求上有所不同,有的地方非常激進地提出了國有資本全部退出的目標,有的則明確要有進有退,有的則表示要實行分類改革;另一方面,盡管很多地方提出了改革目標,明確了改革要求,但是,絕大多數地方都沒有正式啟動,而是在等待中央的方案。
現在,中央的方案已經正式亮相了,試點企業的名單也正式公布了。接下來,新一輪改革也將正式啟動。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從國資委公布試點企業名單前后的反應來看,有些方面還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與關注的。其中,如何防止國企改革變成一種“任務”和“競賽”,就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眾所周知,上一輪國企改革,就是因為各地下任務、搞競賽,使原本效果應該更好的一項工作,最終出現了許多不該出現的問題。如國有資產流失、政策不統一、職工權益沒有得到很好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被忽視等。本輪改革,顯然應當吸取上一輪改革的教訓,正確把握好改革的“任務”特征。也就是說,對國企進行改革是一項硬任務,誰也不能動搖,也不能成為阻力。但是,這項任務又必須是在積極穩妥的條件下進行的,是不能在速度上下達過高目標的,而必須成熟一個、改革一個,確保改革都能成功。否則,寧可慢一點。原因就在于,按照目前國有企業的現狀,需要改革的國企,要么是特別好的,要么是特別差的。如果掌握不好尺度、把握不好節奏、選擇不好戰略投資者,是會給改革留下很多后遺癥的。上一輪改革的后遺癥,許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解決好。
對效益好的企業來說,改革本身的難度并不大,投資者想參與的多得很。但是,操作的難度卻相當大。一方面,引進怎樣的戰略投資者,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如石油、電力、通信企業等,搞不好,就會出現暗箱操作、權力者得之的現象。到時候,又會引起公眾的強烈反響;另一方面,如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也是這類企業改革的一大難點。畢竟,這類企業的規模都相當大、效益也相當好,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使國有資產成為少數人的盛宴。
也正因為如此,對效益較好的企業進行改革,就必須一企一策,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提出各自的改革目標和方案,以及改革的操作程序、操作要求,避免“一刀切”,避免把改革的速度放在第一位、把完成任務放在第一位。唯有在公開透明的條件下實施改革,并積極穩妥地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才不會翻燒餅。
對效益不好的企業、特別是一些地方國企來說,操作的難度可能會相對較小,但是,改革本身的難度可能會很大。因為,對這些企業來說,包袱是相當沉重的,必須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才有可能得到改革。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地方政府為了盡快完成改革任務,不顧一切地給企業以各種優惠政策。如果這樣,同樣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甚至會留下許多后遺癥。如投資者將政策拿到手后,有意識地將企業搞死,自己帶著政策離開。如果這樣,改革的意義就完全失去了。
我們說,對國企改革,必須有任務觀念,有緊迫感,有危機感。但是,又不能唯任務而任務,把改革搞成一次競賽。國企改革的任務,更多應當體現在速度和效率、數量和質量的統一上,而不是單純的速度與數量,變成競賽。上一輪改革的教訓必須吸取,必須將本輪改革真正改出效率與質量來。譚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