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副縣長辭職感言”在網上被頻繁轉發,使它的作者浙江平陽縣副縣長周慧受到輿論的關注。38歲的周慧說:“辭職獲批,雖然有點曠日持久,且法定程序尚未走完,不過木已成舟,可以長長地舒口氣了,吁……”
對于周慧的辭職,網上各種各樣的評論和猜測都有。有說是“反腐敗反裸官的大環境下水緊魚跳”的一種寫照;有人認為,是整頓風氣之下官員的責任和壓力更大的體現;有人認為,這表明在新形勢下官員們的選擇路徑和從業思路的多樣化;還有人則認為這可能是“吃飽了想全身而退”的一種選擇,或還有什么讓人不知道的神秘背景……
對于這樣一條熱門的新聞,網友和輿論界做什么樣繁雜的猜測都是正常的。這是新媒體時代輿情的特征。周慧本人在做出這種“驚天選擇”時,想必也是有心理準備的。正是因為不愿意自己的舉動被誤解,他才寫下了言辭懇切且文采斐然的“辭職感言”,以表明心跡。在這篇感言里,他以感情色彩鮮明的語言,描述了辭職獲批前和辭職獲批后冰火兩重天的心態。讓人從中看出了與陶淵明“歸去來兮田園將蕪”情緒相近的感覺。雖然,對他來說“辭職只不過是換工作,換地點”,但這“換”,卻因面臨包括至親好友在內的人們都無法理解而令他困惑,大家用“晴天霹靂”來表述對他辭職的反應,深感此舉是“大家庭的巨大損失”。沒有人為他“復得返自然”的狀態感到高興。
由此可見,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同事和家人,對周慧的辭職舉動,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誤讀。大家從大環境到小背景,各種正常的不正常的甚至八卦的理由都想到了,唯一沒有考慮的,就是這個還算年輕的官員的個人感受。從他辭職的感言中,能感覺出他身上濃烈的文青味,這種人性格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有一顆渴望自由不受羈絆的心靈。與古代文青官員們因想念家鄉鱸魚肥美而辭職的“莼鱸之思”,或文青兼憤青們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掛冠逃離,有著或同或異的原因。嚴格說起來,只算是延續了數千年的一種個人化色彩很濃的擇業方式,是不必要引起過度關注的個案而已。但這原本并不必引起太大關注的事件,卻引起了轟動式的新聞效應,唯一的原因,就是這樣的事情太少了——所謂新聞,就是少遇到的新鮮事情嘛。
在一些人印象中,官員有權力、有地位、待遇好,有令人羨慕的一切,主動辭職,必是有了包括頭腦不太正常在內的所有猜想。這是我們當下社會一種根深蒂固的價值觀,當然與諸多的社會現象,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生價值的多元化追求,越來越成為社會的主流情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據內心的真實想法去生活,一些人“想要自由地過上能夠自我掌控的生活”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年輕人開始追求個性化生活的愿望,成為一種潮流。這是當下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而真正應該關注和反思的,是促進讓官員們退出的機制常態化,讓社會和他們的親人,對這樣的事情不莫名驚詫,甚至感覺到“晴天霹靂”。
但愿副縣長辭職這樣的事件不再成為熱點新聞,甚至連新聞都算不上。這樣的狀態,也許離正常社會職業選擇,就近得多了。(曾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