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插畫/許英劍
據中紀委網站消息,中紀委監察部網站近日開設黨風政風監督舉報曝光專區。網站同步開設7月“每月e題”:起底隱蔽培訓中心里的享樂和奢靡。一些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培訓中心豪華氣派;一些地方打著“培訓”和“教育”的旗號,躲在里面大吃大喝。
不妨從被曝光的培訓中心整頓起
異化的培訓中心要整頓,但對相關部門應付輿論、應付公眾的心態和機制也要整頓。紀委不妨從之前媒體曝光的培訓中心開始,看看他們整頓得到底咋樣了!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未納入商業酒店序列的各級黨政機關、大型國企的培訓中心超過1萬家,一些培訓機構事實上成為集住宿、餐飲、娛樂等為一體的星級豪華賓館。這其中被媒體曝光的不少,但最后結果如何呢?多數沒有了下文,只能讓人聯想了。
其實,梳理之前的報道就會發現,基本上很多類似事件都在相關部門的表態中“到此為止”。或許,有關部門對此做了整頓,但整頓僅限于“內部處理”,“自罰三杯式”的處理而已。也有可能媒體曝光之后,相關部門只需要給輿論“滅火”,應對一下公眾“不滿的情緒”,等這陣風過后,培訓中心照常開,只要上級不追究,一切萬事大吉。
進一步而言,即便相關部門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整頓”,但如果只是“悄悄地干活”,沒有給公眾一個明確的答復,也沒有給媒體具體的通報,缺乏公開透明,如此仍只停留在“自說自話”的階段,亦難以取信于人。
為啥整頓異化的培訓中心這么難呢?這也許不僅僅是培訓中心奢靡腐敗的形式相對比較隱蔽,更是在于培訓中心本身的機制。目前,各地“培訓中心”內部機制大體有三類:第一類是完全由單位財政補貼;第二類是財政補貼一部分,自己對外營業賺一部分;第三類是完全市場化運作,自己養活自己。類似的“從左手到右手”式的改革,培訓中心和相關部門的利益息息相關,如此一來,再怎么看上去嚴肅的整頓,恐怕最終的效果都要打折了。
整頓不是停留在口頭上信誓旦旦的表態,也不是輕描淡寫地處理一兩個人后繼續開門迎客,而是應當讓整頓后的培訓中心“煥然一新”,沒有奢靡享樂,沒有腐敗勾當,不是被遺忘的“死角”。所以,異化的培訓中心要整頓,但對相關部門應付輿論、應付公眾的心態和機制也要整頓。
此次中紀委要“起底隱蔽在培訓中心里的享樂和奢靡”,要網友幫幫忙,網友繼續,但有關方面也不妨從之前媒體曝光的培訓中心開始著手,看看他們整頓得到底咋樣了! □王小異(媒體人)
反豪華培訓中心就是反“內部人”腐敗
依賴利益共同體內部分裂或是期望民眾取得豪華培訓中心的鐵證再來舉報,無疑困難重重。對此,方式無非是兩項:一是查;一是防。
豪華培訓中心為何一度成了糾正“四風”的死角?公眾既然不知情,也就不致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故而也就沒有“糾風”的必要。不留“死角”的指向,正是這樣一些不正之風——在利益均沾之下,因外部人員不了解,“內部人”又少有自己舉報自己。
對一個單位來說,若是領導有“魄力”、人脈廣、能干事,在任內還有“建設了豪華培訓中心”等政績,那就不僅不會被質疑,反能得到不少佩服和贊賞。這些年來,也常聽到一些官場人士言論某些落馬的貪腐官員,比如“這個人還是能干事的,干了不少實事。”為“能吏”抱屈,對奢華培訓中心不敏感、不警惕,反而欣然享受之,這種觀念的流傳,是一些相對隱秘的不正之風之所以成為“死角”的重要原因。對這些已然成了“現象級”的“死角”,“常抓不懈”的方式無非是兩項:一是查;一是防。
“查”是針對已成既定事實的豪華培訓中心。要倒查在這些豪華培訓中心的建設過程中,有沒有更深層次的腐敗?主政者有沒有因此而獲得政績,并已升遷到更重要的崗位?(誰能保證這些憑“奢華建設”而升遷的領導,不會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再續奢華培訓中心的前緣?)違法行為應得到糾正,違法者應承擔法律責任,這是法律得以實施并能讓多數人自覺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因。套用王岐山書記的名言,要“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徹查豪華培訓中心內的奢靡享樂,就是此領域中的“治標”。沒有“治標”這個前提,“治本”就會失去時間,同時也失去民眾的基本信任。
“防”就是把反腐敗的關口前移。防范培訓中心變成豪華會所,光有道德宣教肯定是不夠的。制度之所以要將公權力設計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內在體系,防范權力的腐敗是最重要的考量。現行體制下,其實并不缺少這樣的防范措施。比如,這些豪華培訓中心堂而皇之地面世,不可避免地要經歷諸多關卡:怎么批的地?怎么批的錢?怎么建設的?怎么驗收的?預算和審計有沒有打通并實現相互印證?預算部門和審計部門有沒有把緊人民的錢袋子?與這些問題相關的信息如能充分公開,足以引進對反腐充滿熱情的民眾自發參加到防范會所腐敗中來。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查”,也是打破“利益均沾”型腐敗的不二法門。 □王琳(海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