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審計署通報“國務院關于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讓中華醫學會的斂財之術“浮出水面”。一時間,“掛著非營利的牌,斂著藥企贊助的財”的批評聲四起。靠政府撐腰,與企業爭食,部分所謂協會依托行政資源不當牟利的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6月27日 中國青年報)
底氣 主管部門的“干兒子”
面向窗外一臉迷茫:這些行業協會后面都有靠山的,都是有關部門的干兒子。
網易廣州天河網友:說白了,很多協會其實就是其“主管部門”的小金庫。每個部級單位下面都掛有一大幫。
mytsun:記得當年查“中華牙防組”斂財的時候,不就提到中華醫學會之流了嗎?怎么現在才查?
實力 學會氣場太強大
陳健:中華醫學會共有83個專科分會,下設90本醫學學術期刊,涵蓋所有醫學門類,絕大部分為核心期刊,體制內醫生想要晉升和職稱評定,都要發論文,不可避免地要求著中華醫學會。一邊卡著數萬醫生的晉升夢想,一邊連著財大氣粗的藥企。此路為我開,不收些過路費,好像都不好意思。
天天:應該有多個行業協會,打破壟斷,形成競爭,互相監督。
關鍵 行業協會要去行政化
小白:“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業的轎子,收企業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許多行業協會就是個“二政府”,說好的“民間性質”只是一朵浮云。
胡藝:不僅被曝光的亂收費、亂作為的協會要整頓,所有行業協會都要去行政化,所有“挾政府招牌以令亂收費”的社會團體都應進行治理和規范。
點評
監督的陽光不可遺忘“二政府”
滌明:說到中華醫學會的斂財有術,國人一定會馬上想到曾經的“牙防組”。當然,中華醫學會要比牙防的資歷老得多。它本是醫學交流,促進醫學科技普及與推廣,以及醫學科技隊伍成長的行業協會,然而,一年中8.2億元的“贊助費”收入,已經足以模糊其宗旨——到底是非營利機構,還是變相的營利機構?而如果它借助政府部門的資源,將一些非營利性資源變成斂財工具,就與曾經的牙防組無甚區別。公開標注不同等級的贊助商資格,與牙防組的“認證收費”如出一轍。拿醫生通訊錄和注冊信息換取贊助費,就更是有點下作了,這與泄露倒賣公民信息,有什么不同嗎?
走了牙防組,又來了中華醫學會,不管是以“認證”賺錢,還是販賣“贊助商等級”,印證的都是那個古老的人性法則——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為利來也好,為利往也罷,于理性經濟人來說,本無可厚非。而不管的牙防組,還是醫學會,如果就是一個純粹的民間組織,有人愿意贊助你,或接受你的“認證”、“標注”,如果不違法,別人也不宜說三道四。然而,中華醫學會的“經營情況”上了國家審計署的報告,足以證明這個機構的公立性質。而背后若沒有衛生部或衛計委這棵大樹,會有多少人會來你這里乘涼?一年時間里搞了160個學術會議,如果不是背后那棵大樹,還會有那么多人來捧場嗎?8.2億“進場費”就更不要說了。
不管是牙防組,還是中華醫學會,從服務社會的宗旨來說,都很好。所以會“變性”為斂財工具,根本問題在于,公共服務權力和資源的“經濟人化”。這個問題再一次提醒我們,公共權力一旦不在約束區,必然會不自覺地“權為己所用,利為己所謀”。以“認證”斂財的牙防組,在公眾輿論的監督下告退,而幾年后,其某些“職能”又悄悄轉移到中華醫學會,像是在與公眾監督玩貓鼠游戲。而實際上,任何領域中的貓鼠游戲都比較正常,所以,外部監督也是一刻都不能或缺的。審計署將行業協會斂財內幕公之于眾,接受社會監督,希望這種監督手段能常態化。如果所有的“牙防組”早晚都將曬于陽光之下,公共資源斂財的沖動肯定會降溫。但前提是嚴厲問責的不可或缺。
行政壟斷是行業協會蛻變為斂財工具的主要原因,如果協會就是行政權力套上個馬甲,企業攝于其監管權力而不得不從,更沒有其他選擇自由,贊助也好,認證費也罷,就成了變相的強買強賣。